第285部分 (第1/4页)

这个问题可把虞少明给难住了,作为一名循规蹈矩的学者,他根本拿不出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但巴列维国王的问题又不能不回答,便直言不讳的说道:“国王陛下,恕我直言,您父亲礼萨汗通过立法的形式,保护在地主的既得利益,以强化王朝与地主的政治联盟。

在更牢固了贵国封建主义在乡村的统治,制约着商品货币关系的扩大,和自由劳动力市场的形成,是现代化进程的最大障碍。

与西方基督教国家不同,贵国想在短时间内实现现代化,不但面临着神权问题,而且还面临着皇权问题。这两个问题如不能得到妥善解决,那您的改革根本不可能取得成功”

文化大**能解决神权问题,但皇权该怎么解决呢?难道真要退位不成?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巴列维国王并不认为虞少明在危言耸听。

因为农业是伊朗传统社会的经济基础,乡村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0%。封建生产关系在伊朗乡村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大地产与分成制的结合,构成乡村经济的基本模式。全国1900万公顷的耕地中,近90%属于在外地主所有,由无地农民耕种。

而那占用90%土地的在外地主,不是教会人士就是巴列维王朝赖以统治的基石。对付宗教势力有很大的风险,对付地主阶级的风险更大,更何况巴列维国王自己就是伊朗最大的地主。

巴列维国王哪能同意虞少明的意见,立即举起手边的白色**计划书,反驳道:“虞先生,我的计划很简单,就把土地租赁或卖给农民。切断城市中地主与乡村的联系,让他们转变为城市资产阶级。”

虞少明身边的管文叶研究员立即站了起来,严肃的说道:“国王陛下,您认为白色**是“国王和人民的**”,但在我们看来,只是您一个人的**

您的土改政策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合作社的广泛建立。享有租佃权的农民从国家购买土地的同时,必须加入合作社。每个合作社包括2—3个自然村落和约数百农户,构成乡村基本的行政单位,最终隶属于政府。”

年轻人到底是年轻人,巴列维国王也不例外。管文叶的话音刚落,便急不可耐的质问道:“这有什么不对吗?难道给农民土地不对吗?”

管文叶摇了摇头,一针见血的说道:“国王陛下,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您真正目的是采用自上而下的改革,维护传统的权力模式。通过土地改革,将贵族限制在城市的范围。

一旦合作社如愿的建立,那就标志着您取代了地主,成为乡村社会的真正主人。而农民由长期依附于在外地主,则转变为直接隶属于您的孔雀王储”

越说越离谱了,再这样下去简直就要高喊打倒王权统治了巴列维国王可是琉球共和国的财神爷,哪能轻易得罪啊梅贻琦顿时皱起了眉头,忍不住的想出言提醒。

还没等他开口,胡适便在他耳边低声提醒道:“月涵兄,稍安勿躁,如果他因为这点事情生气,那他就不是国王了。”

梅贻琦这才意识到这只是一次政治研讨会,便微微的点了下头,继续旁观年轻人们的交锋。

“这位先生,伊朗的国情很特别,您不能用常规的眼光来衡量我们。”巴列维国王也意识到自己失态了,迅速冷静了下来,温文儒雅的说道:“我国人民都是信仰伊斯兰教,而且信仰是什叶派的不同派别。我国所处的位置在冷战最前沿,可以说是东西方政治文化交汇的节点。

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王权,伊朗很快就会因为宗教问题,政治问题而四分五裂,甚至很可能会回到几年前被英苏两国占领的状态。”

巴列维国王站了起来,走到小会议室的墙边,指着地图,继续说道:“各位看到吗?如果没有王室的统治,伊朗也会与朝鲜和越南一样,被那个两个强大的阵营分裂。”

“国王陛下,你误解我的意思了,我并没有攻击王室的意思。”管文叶走到了巴列维国王身边,急切的解释道:“我们只是认为,您的土地改革太草率,不但很容易会被政治反对者攻击,而且还会造成意想不到的社会问题。”

巴列维国王懵了,暗想给无地农民土地怎么会出问题?不等他道出疑问,管文叶继续说道:“国王陛下,您考虑过没有,那些地主失去土地后会干什么?”

“转变为资产阶级,开工厂,搞商业”

管文叶点了点头,继续问道:“除了农民之外,贵国是不是还有一大批巴扎商人?”

“恩,伊朗的阶层很简单,除了地主贵族,就是巴扎商人和农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