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部分 (第1/4页)

“那就好,那就好。奥古斯丁今天来电话了,南京政府明天就开始金融货币改革,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戡乱救国大队今夜就进驻上海了。”韩立国扔倒烟头后,严肃的说道。

霍华德总经理可不管这么多,反而幸灾乐祸的笑道:“我还怕他们不来呢!”

正如韩立国所说的那样,翁文灏、王云五、俞鸿钧三位“专家”终于拿出了金圆券发行方案,并在前天下午前往浙江旅游圣地莫干山,晋见在那里疗养的蒋主席。看完货币改革方案后,蒋主席立即离开莫干山返回南京,并紧急召开国会党中央政治会议,讨论货币改革方案。

王云五不是国会党员,按例不能与会,但会议需要他对改革币制作一说明,故破例出席。会上,币改方案略加修正通过。

下午六时,行政院会议继续讨论已在国会党中政会上通过的币改方案,经过四个小时的讨论予以通过。

蒋主席随即发布了《财政经济紧急处分令》,行政院以全文交广播放。国会党中央机关报《中央日报》及其他有影响的大报,都刊发了这一命令。同时,又公布了《金圆券发行办法》等四项办法。将“紧急处分令”和各种办法综合起来,其主要内容有4项:第一,金圆券每元法定合纯金0。22217公分,由中央银行发行,

面额分为1元、5元、10元、50元、100元五种。发行总额以20亿元为限。

第二、金圆券1元折合法币300万元,折合东北流通券30万元。(注:东北流通券是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中央银行在东北发行的纸币。金圆券发行后,限期收回。)

第三,私人不得持有黄金、白银和外汇,限期于3月30 日以前收兑黄金、白银、银币和外国币券,违反规定不于限期内兑换者,一律没收。

第四,全国各地各种物品及劳务价格应照1947年2月19 日以前的水平冻结。

同时,金圆券发行准备监理会宣告成立,负责监督检查金圆券的发行及准备情形,并向各大城市派遣经济督导员,监督各地执行政策。

上海是华夏财金中枢,财经命令能否得以实施,于上海关系甚大。所以在派俞鸿钧为上海区经济管制督导员的同时,蒋主席命令太子爷蒋经国协助督导。

太子爷人还没到上海,但“只打老虎,不打苍蝇!”的口号已经传来。别的地方有没有老虎韩立国不知道,但他却知道上海现在只剩下苍蝇了。

果不其然,第二天一早,由青年军改编的戡乱救国大队,便迅速进驻了上海市政府、警备司令部、上海警察局等各大部门。

吴国桢、宣铁吾等上海的头头脑脑们顿时靠边站,太子爷成了上海市现在的掌门人。

看着围坐在大会议桌边的上海大佬们,蒋经国有一丝不快,因为他发现宣铁吾身边的椅子是空的,警察局局长白世雄竟然没有出席。

孰轻孰重,太子爷还是明白的。现在不是找白世雄算账的时候,发行金圆券回收黄金外汇才是他的任务。

市政府会议室内一片寂静,甚至连空气中都透出一丝诡异来。看到太子爷示意后,俞鸿钧清了清嗓子,给众人宣布了蒋主席的命令,并对金融货币改革进行了一番动员。

不管愿意不愿意,吴国桢等土地爷们纷纷表示,会竭尽全力的配合督导员工作,把金融货币改革坚定不移的执行下去。

很显然太子爷并不相信他们的这套鬼话,更不相信这群官僚能配合自己。但考虑到这些人在国民政府内德高望重,不得不和声细语的勉励了一番,同时等待手下传来消息。

蒋主席的训示也宣读了,督导员的动员也做了,自己该表态的也表了态,怎么还干坐在这里不散会啊?宣铁吾使了一个眼色给吴国桢,想知道太子爷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吴国桢微微的摇了下头,表示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儿。

这些小动作自然逃不过太子爷的火眼金睛,暗骂了句狡猾的老狐狸后,便严肃的说道:“吴市长、宣司令,请大家稍安勿躁,我已经派人去请工商界、金融界的代表过来开会,大家一起研究下金圆券发行的相关问题。”

原来玩的是先礼后兵啊!吴国桢这才明白了蒋经国的用意,连忙笑道:“没关系,没关系,反正市政府今天也没什么要紧的工作。”

吴国桢的话音刚落,只见一个身着中山装的男子,神色慌张的推开了会议室大门,在蒋经国耳边低语了几句。

“啪!”蒋经国听完汇报后,恼羞成怒的拍案而起,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