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 (第1/4页)

整船的姿态,而他对火炮的了解却又是刘成梁所不及的。

现在海卫舰队上下都相信赵永泰所说的炮战才是海战的关键。刘成梁也开始放下以前的矜持,开始向赵永泰讨教炮战的问题,也顺便改善双方的关系。人类总是喜欢跟从的,在他的带动下,其他的舰长们也开始放低了姿态改善与赵永泰的关系。对此赵永泰也非常乐意,毕竟海战还是要靠他们来打,上下不和是很多战争中导致失败的关键原因。

崇祯四年十二月底,从山东传来消息,孔有德等发动叛乱。听到这个消息的赵永泰赶紧找到了老爹赵崇贤,并要求召开董事会。

“各位叔伯,相信大家都已经知道了山东孔有德叛乱的消息。这里我要说的不是孔有德,而是登莱巡抚孙元化。”等大家都坐稳了之后,赵永泰开始了他的发言。

听到他的话,大家都安静了下来。他们本来还以为,赵家的小家伙这么急着召开董事会,又是有什么赚钱的东西发明出来了,结果没想到会是关于朝廷的事情。一时间屋里轻松的气氛就凝重起来。

“我之所以提到他,是因为他也是一名天主教徒,跟徐光启、利玛窦等人学习过西学,对火炮尤其有研究。现在孔有德叛乱,他要么被叛军杀死,要么会被朝廷处死。如果他被叛军杀死也就算了,想救也来不及。但如果他没被叛军杀死,那我希望商行能够想办法将他弄出来,为我们商行所用。以他对火炮的精通,就因为手下的叛乱而被处死,这是对人才的浪费。”赵永泰再次以严肃的表情在董事会上发言,让各位董事都有点儿不习惯,但也因此明白赵永泰对此事是认真的。

“泰儿,你既然知道他必死,那还让商行这么做干什么。你也应该知道这件事有多麻烦。”现在赵家的董事由赵崇贤担任,赵老爷子年岁大了,大家都不希望他再过度地消耗精力,只是一些重要的事情赵崇贤会去征求他的意见。他自己现在也感觉有些精力不济,所以现在多在家里养身。

“朝廷觉得人才太多不珍惜,我觉得我们的人才很不够啊!当年我费了那么大的劲才在学堂里培养出几个,容易吗!”赵永泰很是抱怨了一句。引得董事们都笑了笑。

“泰儿,孙元化对火炮的了解跟你比怎么样?”钱国昌笑着问了一句。合兴泰想要免一个人的死罪也不是不可能,只是要看值不值得花那么大的代价。

“比我,不好说,不过肯定比我教的那几个学堂生强一些,毕竟他们经验还太少。”赵永泰心说:我可是特别品种,历史上可能就出了我这么一个这样的“天才”了,真要比价值,孙元化肯定不如我了。但就同时代的人来说,他也算是不错了。

“那他的价值还不值得我们花那么大的代价。永泰,我们是商行,就像你说的,我们要讲求利润最大化。这种明显赔本的买卖可不符合你的一贯作风。”宋子辉接口道。

“我觉得,他本身可能价值不够,但他的技术和经验以后应该能够为商行创造出足够的价值。对于技术来说,经验是很重要的,不是吗?就算是书本上的东西,那也是前人的经验总结。与其等其他人用很长时间去积累经验,干嘛不现在挽救一个已经积累了足够经验的人。说不定获得他的经验之后,其他人还能成长得更高。很多经验是书本上根本学不到的。我记得有一个西方人说过,他的成功是因为他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没有前人的肩膀,那现在的人只能是先做后来人的前人肩膀,而那个成功也只能由后来人享有。”赵永泰使劲推销着他的人才论。有他和学堂毕业生们做样板,倒也让董事们多少明白人才的重要性。

“我看这样吧,先看看事态的发展,说不定他现在已经被叛军杀死了。要是他没有死但是投了叛军,那这种人也没有什么好救的。如果他没死也没投叛军,那倒是可以试一试,这样的代价也不算很亏。你们看哪?”徐文爵提了一个意见。看其他人都同意了,他又转头示意赵永泰:“永泰?”

“那好吧!”赵永泰看起来情绪很低落,其实他现在心里早就乐开了花。他知道历史上孙元化既没有被叛军杀死,也没有投叛军,而是被放了。结果没几个月就被朝廷干净利落地咔嚓了,大明的火炮部队也就再也没有了进步。而孙元化培训的火炮工匠和请葡萄牙人训练的新式炮兵部队被孔有德带到了后金,给后金送了份儿大礼,使得后来满清的火炮技术和瞄准技术都大幅提高,让满清军队也有了攻陷坚城的能力。

还好,赵永泰的小翅膀对大明的历史进程影响很小,山东的叛乱过程与历史上没什么区别。在崇祯五年的正月初三,登州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