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部分 (第1/4页)

刘泰真要对东方家族出手,东方家族即使逃到天涯海角都没用。

“主公,程远志能在短短半年时间拉起五十六万人马,会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吗?主公可不要忘记了,冀州可是毗邻着北疆,受祖教影响,冀州百姓多信仰祖教,如此情况下,居然还能爆发如此规模的黄巾,可见程远志的能力有多少强。”东方绝看上去很认真,对着程远志不是一般的看重。

“哦,以灵隐的看法,我军下一步该如何走?”刘泰皱了皱眉头,微微点头,表示赞同了东方绝的说法,虽然说看不起程远志的能力,但并不代表就能掉以轻心了,万一马失前蹄,哭都来不及。

“第一,分兵蚕食”东方绝竖起食指,走向冀州大地图前,指着文安县城说道:“我军可以文安县为辐射四方,占据西边的常山国、中山国,南边的安平郡、清河郡,包围渤海郡,拉大战线将程远志困死在南皮城中”

“第二,合兵攻城,待得四周都被我军占领后,集中所有兵力,一次性与程远志决一死战,冀州战役不能拖,若是拖的久了,中原的情况定会更加糜烂,到时主公就算有百万大军,也难以短时间内平定辽阔的中原大地,更不用说南疆的黄巾军老巢了”东方绝不等刘泰回答,继续说出自己第二个想法。

“恩”刘泰和郭嘉对视一眼,同时点了点头,出声说道:“常山国和中山国好说,这两个地方兵马都少的可怜,根本不堪一击,只要派出两员上将就可取下,但南边的清河郡,是不是太远了,再说战线拉得如此长,后勤补给,也来不及供应啊。”

“呵”东方绝淡淡的笑了笑,一脸自信的说道:“主公若想彻底平定冀州,就必须包围渤海郡,不放一个黄巾将领逃离,否则只要有一人逃离,对冀州的安定就会造成很大的影响,难不成主公希望冀州平了又乱,乱了又平,空耗大部兵力吗?”

“这?”刘泰紧紧蹙眉,说不出的为难,包围渤海郡说的容易,但渤海郡的范围这么大,几十万大军想要包围,谈何容易,难不成让水军也上阵,包围渤海郡的南部吗?

“殿下,灵隐兄长的方法可行。”郭嘉看了一眼东方绝,对着刘泰微微点头说道。

“哎”刘泰叹息一声,咬了咬牙点头说道:“好吧,你下去安排,让张飞和文丑各领一万兵马,前往中山国和常山国,争取最短时间内攻下二国。”

“南边的安平郡;赵云已经去取了,剩下的清河郡,就让许褚领兵三万前往吧,清河郡乃是和青州接壤的四战之地,极为重要,夺了清河郡,就等于切断了冀州黄巾军和青州黄巾军的联系,如此重要的军事要地,黄巾军防守定会极为严密,让许褚小心点。”对清河郡,刘泰明显非常看重,因为清河郡的得失,直接关系到了冀州战局的变化,刘泰可不希望放虎归山,让程远志跑到青州去肆虐。

第二百八十五章 兄弟(第三更,求订阅)

第二百八十五章兄弟(第三更,求订阅)

公元184年,汉光和六年,八月中旬

短短十数日时间,天赐军在各个战场大展神威,其中张飞的一路最为突出,几乎可以拿横冲直撞来表示,凡是张飞所过之处,几乎没有能守半天以上的城池,听到张飞那犹如神魔一般的巨喝,黄巾军别说守城,吓都被吓死了。

当然,也不可能张飞一路独领风骚,文丑、许褚和赵云,在各自的战场上都是大显神威,文安县能清河郡比较远,许褚是最倒霉的,三万大军携带着无数的辎重还要往南急行军,不过好在的是,这几年许褚在军事学院没有白学,为了尽快的完成任务,许褚领一万轻骑离开大部队首先南下,在清河郡,黄巾军防备不足的地方,大肆攻城拔寨,打的黄巾军胆寒不已,甚至听到许褚的名号,逃走的也不少。

在常山作战的文丑,看上去没有昔日的那般疯狂,可以说是一步一步稳扎稳打,仿佛一点也不着急,比张飞和许褚稳重了许多,当然,前提是因为,刘泰并没有下令在多少时间内完成任务,四路大军并没有什么很大的负担。

赵云统帅的兵马最多,足足有十万,十万铁骑拉开战斗,简直是遮天蔽日,恐怖不已,而能抵挡赵云十万铁骑的城池,几乎根本就不存在,区区黄巾贼兵,敢捏赵云的虎须吗?不敢

所以赵云的十万大军毫不费力的打到信都城外,与邓茂统帅的二十多万黄巾军对峙起来,看上去邓茂部队人数多了一倍有余,但又有多少人知道,表面粗狂的邓茂,如今已在考虑如何为自己找出路了。

不怪邓茂内外不一,凡是人都会为自己着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