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部分 (第1/4页)

很低,因为西域乃是外土,不同于大草原,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多种情况。

其中最大的隐患,不是其他,而是粮草问题,西域远离北疆万余里,大军出征,起码要行走三个月以上,若是从北疆运输粮草,先不说送不送得到,但就算送到,也剩下不多了,毕竟后勤部队多了,消耗也就大了,后勤部队少了,那粮食运送的也就少了,如此一来,将会造成很尴尬的局面,天赐军在西域,只能就地征粮,可问题是,现在西域还有粮食能供应天赐军吗?可以想象,天赐军如今的情况多么糟糕。

“哎,西域战事,小人也是无能为力了。”臧洪虽然很满意北疆对西域的战争,毕竟这是在为汉人争光嘛,可臧洪自身确实没有能力赞助北疆的行为,西域啊那可远在西凉之外,即使到西凉,若走陆路,也不知道要多久。

陈郡与华城相隔数千里,此次臧洪进入华城,还是从青州东莱登船坐到右北平港口的,这是水路,都用十多天,如果走陆路,那时间起码要拉长好几倍。

自从天赐军登上青州之后,东莱郡的东部就已被北疆霸占,即使韩馥上任青州牧,也无法收回东莱失去的土地,东莱地处东海边缘,靠海,大部分地段都适合建海港,天赐军若想继续沿海南下,就必须要占据东莱。

而青州在当时还是天子的领土,刘泰不能公然占据整个郡治,所以只能在私底下做些小动作,将东莱郡东部的牟平县,东牟县,昌阳县三个县占据,这些县都临海,非常适合建造海港,被北疆霸占后,刘泰下令对外开放,允许百姓从东莱坐海船前来北疆,如此一来不但行程短了很多,还能给北疆水师带来不少的军费。

第三百六十三章 袁术

第三百六十三章袁术

公元190年,初平元年,二月,天下诸侯会盟酸枣,同一时间,臧洪也从右北平港口坐船返回酸枣,本来诸侯以为北疆此次不会参加诸侯讨董的盛世了,一个个脸色顿时如死了老娘一般难看,不过当得知臧洪此次回转,不但带着北疆三万精锐铁骑,还有刘泰的王诏时,一个个立马激动的说不出话来。

刘泰的支持,也就等于天下诸侯聚众讨逆的行为乃是名正言顺,更何况此次北疆也出兵了,而且前来的还是北疆名将赵云、张飞、许褚,至于张颌,咳咳没几个人听说过,但诸侯们也清楚,能被刘泰点名成为大将之一的,绝对不会是一般人。

臧洪带来的,最重要的不是赵云的大军,而是一封王诏,这封王诏的意义可不一般,那可代表着河北政权的认同,更代表着诸侯联盟背后,有刘泰这个大靠山支持着。

诸侯们都已经得到消息,此次群雄讨董的联盟,刘泰不会亲自前来,而不能亲自前来,盟主的位置,自然也只能另选他人了,难不成还让赵云担任这个盟主吗?天下诸侯怎会肯服?为了安定诸侯之心,来到酸枣后,臧洪第一时间宣布王诏内,就有神王刘泰亲自定下的盟主。

听到这个消息,诸侯可谓群情激奋,谁都向当这个盟主,因为此时联盟已经得到神王的认可,当任盟主,就等于成为天下诸侯的名义领袖,谁没有野心?即使臧洪也有这个心思,但刘泰已经定下盟主,谁敢去抢呢?

当然,为了表示对神王刘泰的尊敬,王诏不可能随随便便的宣布,此时汉庭威严丧尽,刘泰的王诏,甚至比圣旨还让诸侯看重,否则诸侯也不会一个个翘首以盼神王刘泰的认同了。

此次参加讨伐董卓的诸侯不少,几乎益州和凉州没动外,其他各大诸侯势力全部动身了,其中带兵最多,也最光棍的就是袁绍,袁绍此次讨伐董卓,可是投入了老本,所有泰山兵全部被拉来了,整整五万人,战将数百,谋士如云,诸侯中除了曹、刘、孙能相比外,即使坐拥帝乡南阳的袁术,也逊色了很多。

恩,先说说诸侯的兵力吧,毕竟自古以来,兵力都是最受天下人看重的,兵力的强弱,乃是划分强弱最直接的办法,当然,如黄巾贼那般拉百姓入伍的就另当别论了。

除了北疆的三万铁骑和袁绍带来五万兵马外,曹操带了三万人,大部分都是两淮精锐,训练了多年,非常精锐,昔日平定徐州黄巾,最大的功劳就在这支两淮精锐上,至于战将嘛,除了水师大将甘宁没到之外,其他曹氏将领全部到齐,恩,夏侯惇和夏侯渊也不例外,这两人可是曹操的王牌战将,忘了谁,也不能忘记了这两人啊。

说了曹操,自然不能不提刘备,刘备也如曹操一样,带来了三万人,不过这三万人可不是一般兵马,丹阳兵自古兵王出丹阳这是天下人公认的,当然,丹阳兵在江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