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部分 (第1/4页)

了,但只要有足够的钱粮、人口,仍然有卷土重来的机会。

到达洛阳后,董卓第一时间下令麾下西凉兵大肆抢掠门阀财富,并且在朝堂上初次透露要迁都长安的意思,果不出董卓所料,朝臣的反应很激烈,只要是帝党人物,没有一个答应西迁长安的,这些官员大部分都是关东人,与关东联军可谓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眼看即将胜利了,怎会同意与董卓逃往长安?

不同意没关系啊,董卓不介意,真的一点不介意,很简单,不同意的直接送去见阎王就可以了,当然,真正被董卓下令斩首的不过是一些小人物罢了,其中被董卓任命为太尉的黄婉和司徒杨彪反抗意识激烈,被董卓当场罢免,扫出朝堂,并且下令此二人终生不得朝廷录用。

虽然看上去有点狠,但却是最轻的处罚了,以现在的局势来说,即使杀了这二人也没有一点关系,当然,董卓不好下手,因为这二人都是汉朝的肋骨,若是轻易动之,万一让朝廷百官全部联合起来,董卓也没好果子吃。

当然,其中有一个人是不能不提的,那就是城门校尉伍琼,伍琼初闻董卓欲迁都长安时,就表现出非常愤慨的表情,在董卓刚刚进入洛阳,就已经开始准备刺杀董卓,众所周知,朝廷上官员是不得带剑入内的,虽然董卓有特权,但董卓的手下没特权啊,所以伍琼暗藏匕首,在朝堂上公然刺杀董卓。

不过伍琼或许忘记了,董卓之所以发家,也是因为有一身强悍的武力,这些年虽然有点松懈,但也不是一个小小的京官伍琼能对付的啊,所以说,伍琼很悲惨的失败了,而且还连累了家人,抄家灭族

太尉与司徒同一时间罢免,即使灵帝时期也没出现过这么荒唐的事情,当然,此时的情况有点不同,罢免了二人之后,董卓任命比较亲近西凉军的光禄勋赵谦为太尉,太仆王允为司徒。

赵谦字彦信,蜀郡成都人,昔为汝南太守,败于黄巾贼之后押解入京问罪,灵帝死,董卓将赵谦从大牢中带了出来,任命其伟光禄勋,因赵谦尊崇老子无为之道,又有救命之恩在前,所以对董卓的霸道行为从未干涉,董卓非常看重赵谦,此时黄婉刚刚被罢免,就将赵谦提上了三公之位,而赵谦也没有丝毫意见,对董卓迁都长安之举不置一词,保持一贯的沉默。

不过赵谦虽然被董卓看重,但却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制约了赵谦的发展,那就是赵谦长年身患顽疾,动不动就会卧病不起,属于那种要死不死的存在,如果不是这个原因,或许董卓还真不会把太尉如此重要的位置交给赵谦了。

至于王允嘛,大部分人都了解,属于表面一套,背地里一套的人物,在董卓面前,王允一向都是恭恭敬敬,不敢有丝毫不敬,甚至可以说卑躬屈漆,而在背地里,则对董卓大骂特骂,那流传千古的美人计,不就是出自王允之手吗?

从太仆到司徒之位,王允等的并不长久,这算是越级上任了,这全部归功于王允对董卓的讨好,其实董卓很明白王允的心思,但王允毕竟没有什么兵马在手,威胁不到自己的地位,董卓也就随他去了,若王允有什么大肆招募私兵的矛头,相信,王允比谁死的都还快。

其实关于美人计,王允还真有这个想法,不过因为没有好的美人,一直耽搁了下来,自古英雄爱美人,董卓虽残暴,但算的上英雄,而美人计不能用平常手段施展,毕竟董卓女人多了去,可如果不按照常理出牌,那又该怎么走呢?王允还在迷糊啊

公元190年,汉初平元年,二月二十六日

这一日,董卓身穿甲胄,下令吕布带着五百精兵进入洛阳皇宫,在皇宫中,董卓态度坚定的要求迁都长安,并且例举迁都长安的好处,此次因为有前车之鉴,一个个官员们都不敢再说什么。

其实就算有意见又能如何?不见手持方天画戟的吕布就站在宫门前吗?随同的还有五百杀人不眨眼的西凉精锐,这些官员们又不是活得不耐烦了,还敢说什么?迁都已成定局

当日,得到献帝圣旨的董卓,欢天喜地的下令各部人马,强行携带百姓即刻前往长安,当然,这一次强行拐带和历史上不同,因为董卓明白了人口的重要性,不可能再随意残杀,而为了让西凉军士卒们收好手脚,董卓还下了多条严令,凡是肆意残杀百姓者,一律杀无赦

暴君董卓的命令,没有人敢违抗,即使以骄奢出名的西凉军,也不敢有丝毫懈怠,毕竟董卓的残暴,不但对外,对内也非常恐怖,士卒们明白,若是惹恼了董卓,不止自己要死,包括远在西凉的家人都要死无葬身之地

迁都中的董卓,还让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