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部分 (第1/4页)

“殿下,是否觉得舒服一些?”

朱标点头,“好了许多,还是你想的周到。”

“此生能留在殿下身边侍候是奴家的福气。”说话间将瓷碗放回,丫环拖着木盘快速走出,只见女人缓缓站起,整理一下身前衣物,不愧能得朱标疼爱,样貌过人,尤其是一张小脸,轻施粉墨,多一分而艳,少一分而轻,举手投足间透出高贵大方。

咳咳咳咳,朱标的咳嗽声再次响起,女子不由得眉头一皱,这几年太子的身子骨一直弱,大病小病的生了不知多少场,多半已经习惯,为何这一次的咳嗽声让人心里感到一阵阵不安。

“殿下,要不要明日奴家去请鬼太医过来?”女子来到近前低声问道。

“不用担心,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多年的疾患,这几日偶感风寒,过几日就会没事。”朱标说完手放在嘴角,勉强将咳嗽压住,以免身边人担心。

“夜深了,殿下该歇了。”

月上枝头,星光闪烁,京城郊外,一间破草房前站着一名老者,须发皆白,身后跟着一条黄狗,不停摇晃尾巴。

“天意,天意,最终太子殿下还是无法逃过这一场劫难。”

只见老者仰头看天,一双眼睛死死盯住一个位置,其中一颗星周围围绕数十小星,原本其中一颗星最为接近,光亮同样最强,此时不停闪烁,光亮随之变得暗淡。

观星术!

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观星术,能够通过星象演变推算出即将发生的大事,能够拥有如此本事必然都是大贤之身,拥有经天纬地之能,如今站在那,后背微微弯曲,一身普通布衣上面带着几个补丁,如果不是那声惊呼,眼前这个老者和普通农家老人没有任何区别。

唯独那双眼睛,此时透着常人少有的光芒,月光落下,脸上神情更是怪异,时而疑惑,时而惆怅。

“唉。”一声叹息,老人目光收回,身体慢慢转过,那里正是京城所在位置,“皇上,老臣已经尽力,大明的命运并非你我凡人所能左右,一切都是天意。”

木门推开,月光落入,木屋十分简陋,几乎没有几件像样的东西,桌案上放着一本布卷,暗黄色布卷,透出古朴气息,老者拿在手里轻轻摩挲,缓缓打开,只见上写“奇门遁甲”。

莫非眼前这名老者就是从京城消失的天算子刘伯温。

第三百二十二章星象

山林间一间破旧茅屋,前面是高矮不齐木桩钉成的篱笆,篱笆上爬满绿色青藤,绿叶间偶尔透出几朵粉色小花,顿时平添几分鲜艳。

一名老者双手放在身后,此时眉头深锁仰头看天,从花白胡须还有脸上皱纹可以看出,老者年纪不小,一条黄狗摇晃尾巴,不停在腿上蹭着。

“去。”

声音中透出威严,一声呜咽,黄狗夹着尾巴快速逃到一旁杂草堆里,趴在那,抬头看看主人,脑袋放在爪子上,舌头不时在上面添上几下。

再看老者,此时目光完全落在高处,右手拇指快速在指尖弹动,“三星乱主,大劫之象!”声音从老者口中发出,眉头皱得更紧,不敢想象,这样的荒野之地,居然隐居一名懂得观星术高人。

观星术在历朝历代皆有记录,通过查看日月星辰变化推算出一些即将发生的大事,甚至可以趋吉避凶,从中看出朝代的更替,在我国称为“星官”。

但凡能成为星官之人必然是博学之人,神通玄学之法,星官在我国起源较早,其中最为熟知的是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刘备三顾茅庐得诸葛亮,此人排兵布阵、机关设计无一不通,留给世人印象最深的恰恰就是观星术。

借东风火烧赤壁,联东吴三分天下,可惜还是不及一人,天下有传,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

唐时发展到极致,李世民建立大唐盛世,闲来无事索性让当时最有名气的星官推演天象以此查看大唐国运,让这位铁血皇帝没有想到的是,大唐将乱于一武姓女人之手,李姓子孙几乎被其屠尽。

既然如此,李世民完全可以杀尽天下武姓女人,更是直指当时尚未成气候的武媚娘,一切只是因为那句,若杀此人,将会有更狠的人出现,大唐李姓后人将会被此人杀光,若此女得势,自有后人重新夺回天下,大唐可保。

眼前这位正是名震天下的刘伯温,此时早已失去往日的风采,后背略弯,凄惨月光外泄笼罩帝星周围,其中一颗星不停闪烁,另外三颗星星光大盛,逐渐遮掩主星光芒,再看帝星,同样被一层白色光晕笼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