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部分 (第1/4页)

朱棣巧妙回答,将所有的事推到晋王身上,一入太子府就看到晋王的轿子还有随从,既然晋王已经到了,索性当一次出头鸟。

“算你有心。”

朱标推到一旁,太子府门外一阵吵闹,来的人太多,轿子彼此挤在一起,手下那些恶奴,平日里都是仗着主子气焰嚣张跋扈,一个个谁也不愿退后,叉着腰,指着对方破口大骂,就差没撸起袖子好好打上一场。

“都给老子闪开。”

一顶轿子从后面过来,前面已经堵住,随从硬往里挤,无奈前路都被人堵住,只得停下,帘子掀开跳下一人,身材魁梧,面露凶相,手持长鞭,正是秦王,昨夜大醉,得到消息时候已经迟了,穿戴整齐赶奔太子府,不想路被人挡了,顿时火起。

“闪开,快点闪开。”

随从不停吆喝,前面轿子走下一人,面带笑意,“二皇兄,小弟有礼。”

随着那人出现,秦王的随从顿时收敛,来者何人,同样是王爷之身,宁王朱权,虽不比马皇后所生四人,地位同样不低,朱权别看年纪尚轻,极为聪明,谋略过人,同样喜欢钻研道术,对奇门术数同样有所钻研,最为重要一点,朱权的生母就是当今朱元璋身边最得宠的丽妃。

朱元璋对晋王、燕王等人约束极为严格,偏偏对这个儿子极为疼爱,封地规模不在燕王等人之下,朱元璋册封封地时同样有所部署,故意让几个儿子的封地位于边地,说白了就是让自己的儿子去守边地,这样更为放心。

朱权擅谋,数次立功,可惜身份尴尬,母后并非皇后之身,注定了此生没有做皇帝的命,实力确是诸王中最强,掌控边地三卫,泰宁、朵颜、福余三卫都是当年击溃元军骑兵精锐,骁勇善战。

“是十七弟。”

秦王虽然霸道,见是老十七宁王朱权,火气顿时消了大半,毕竟兄弟情义在那摆着,这个时候闹起来,万一让父皇知道了,反而是自己这个做哥哥的理亏。

秦王上前,前面轿子走下几人,几乎都是京城里的王爷,得到消息前来探视,谁也不想错过这样的机会。

朱元璋最看重的就是兄弟间的情义,曾经无数次对着年幼的皇子训示,兄弟同心,大明当兴,若有人敢包藏祸心,绝不轻饶。

多半是这样的因素在其中,朱元璋的这些儿子表面上一团和气,就跟一家人一样,只是背地里做了什么没有人清楚而已。

“二皇兄,来的人太多,这样闹下去,总是不好。”朱权躬身施礼,别看只是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小王爷,心机、城府远在自己这个二哥之上。只是简单几句话,直接把秦王推上去,解决问题同时还为自己卖了一个人情。

秦王点头,“随从还有轿子往后,想入太子府的跟着我进去。”这一嗓子确实管用,后面随从快速向后退去,连同空了的轿子一起抬出去,整个空间顿时变得宽敞不少。

“二皇兄,请。”

秦王也不客气,大摇大摆走在前面,其他诸王身后跟随,至于那些赶来凑热闹的大臣只能远远跟在身后。

秦王等人进入太子府,朱元璋已经歇了,传下命令,任何人不得打扰朱标歇息,林风亲自守在朱标住处前面。

“诸位王爷,不如先去后堂歇息,等皇上口谕下了再去探视不迟。”

“也好。”

太子府的事暂且不提,单表统卫营,马天潇面带怒气回归统卫营,龙一得到消息,立刻带人去见,打心眼里就没把这位统卫营大统领放在眼里,论本事、谋略样样不如自己,面子上还是要给足才行。

“卑职见过大人。”

马天潇斜靠在椅子上,看了一眼龙一,鼻子里哼了一声,“这段时间让龙大人费心了。”

“大人说笑,卑职得大人器重,自当全力而为以报大人之恩。”龙一低着头站在马天潇面前,虽然只是正副之分,两者之间差距极大,调动统卫营大权始终掌控在大统领马天潇手中。

马天潇发出一阵冷笑,“说的好,就怕有人别有用心,都听好了,统卫营只有马天潇一个人说了算。”说完快速起身,一甩袖子带着亲信离开,这番话明显是冲着龙一说的。

“大人,日后兄弟们做事还是低调一些的好,以免惹恼了统领大人让大人难做。”

龙一摇头,“该怎么做就怎么做,阻碍我的人,没有一个会有好下场。”

龙一的野心引起这位统卫营大统领不满,离开这段时间,背地里做了不少事,而这些事同样传入这位大统领耳朵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