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部分 (第1/4页)

“诸位王爷。”

“走吧。”

晋王第一个进去,接着是燕王,一众皇子进入之后才轮到朱允炆,接着是朝中重臣,朱元璋面色安详躺在那里,此刻就跟睡着了一样,确实太累了,一生勤勉,凡事皆是亲力亲为,尤其是面对明初那场乱局,朱元璋力挽狂澜,迅速恢复大明国力,这一点着实让人敬佩。

早有负责宫中礼仪朝臣等在那,按照规矩,众人磕过头依次走出,泰道:“诸位王爷,几位大人,今圣上仙去,国不可一日无君,册立新君之事刻不容缓!”

“不错,应该立刻由皇太孙继位处理国事!”

晋王冷笑,看了一眼说话的了两个人,明显都是太子府的人,“此言差矣,父皇生前并未立储君,又何来继位之说!”

齐泰道:“先皇早已册封允炆殿下为皇太孙,按照礼法,只有储君才能以太字而称,先皇之意已然明了,诸位王爷难道想要违背先皇之意不成!”

宁王道:“齐大人,虽有此事,父皇不过是念旧,给允炆侄儿一个皇太孙的身份,始终未有定论,难保日后改变初衷另立别人也说不一定!”

“不错,一国之君,岂能如此儿戏。”

这一刻,这些王爷反而站在一起,太子府这边势头明显被对方压制,论辈分,这些是皇叔,论人数,对方更占优势,就算讲的是道理,没有圣旨,任凭齐泰如何说,最终都是没有意义。

朱允炆上前,“诸位皇叔,你们未免太……”后面的话并没有说出,多半是欺人太甚之类的话,只是没有直接说出罢了。

晋王看着一脸不悦的朱允炆冷笑一声。“就算你为皇太孙又如何,先皇事先声明留有遗诏,如今并无遗诏,叫我们这些人如何相信!”

齐王道:“不错,空口无凭,如何能够令人相信!”

“都给我闭嘴!”站在一旁的朱棣难掩心中悲愤,这些皇子之中要属朱棣跟随朱元璋时间最长,当日数次北伐,父子二人并肩作战击败北元主力,如今眼见父皇离去,这些人在此争吵不休,不由得怒上心头高声喝止。

朱棣道:“先皇刚刚离去,你们就在这里为了继位之事争吵不休,先皇在九泉之下看到你们如今这样如何能够瞑目,枉你们身为先皇子孙!”

朱棣虎目含泪,朝中几位重臣连连点头,这些争辩无可厚非,只是在这样的场合下,未免太过失礼,此刻,朱棣的表现无疑为自己加分。

晋王咳嗽一声,自知失礼,“父皇仙去,何人不心痛,四皇弟是否想过,如果没有遗诏留下,这天下究竟何人来掌,就算本王不争,不代表别人不动心思。”

“皇太孙,应该立刻把林大人找回来。”齐泰眉头深锁,皇城内的局势越发微妙,尘埃落定之前一切都有可能。

“一切交由齐大人。”

此时的朱允炆依然深陷于失去亲人的痛苦之中,反而忽略了这一点,身边只有一个齐泰,人微言轻,何况,一旦出现其他状况,根本没有适合的人去办。

齐泰点头,转身在随行而来的心腹耳语几句,那人点头,离开外皇宫直奔太子府,林风前往秦王封地查案,算算时日已经回来,迟迟不归,必然是其中出了问题,幸亏太子府里有小何这些人在,自然有办法最快速度找到林风。

几匹快马从后院牵出,小何几人飞奔上马,出京城,快马加鞭顺着官道扬长而去。

皇城前,众人聚在那,迟迟不肯离开,这个时候,谁都不能走,留下来就有希望,除了晋王、燕王、皇太孙之外,其他王爷各怀心思,索性把这趟水搅浑,就算没希望做皇帝,至少要跟着得好处。

“三皇兄,千万不能便宜了别人,灭了我们王爷的威风。”此刻,晋王身为王爷之首,无疑呼声最高,剩下的那些王爷中,除了几个和燕王交好的之外,其他都归入晋王阵营,唯独朱允炆那边,冷冷清清,只有齐泰几人。

“诸位皇弟放心,皇兄绝不会亏待你们。”

晋王面露笑意,如果没有遗诏留下,整个局势变得对自己有利,就算燕王心里不服,同样没有办法,至于朱允炆,根本不放在眼里,无权无势,不过是仗着自己出身太子府,得过先皇疼爱罢了。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不如召集群臣上殿,择贤而立,燕王以为如何?”

两人目光相对,燕王淡然一笑,“一切全听三皇兄安排。”论实力,两人最强,论人脉,晋王自认胜出一筹,一旦最终没有结果,只能用这种方法,得百官拥戴者为君。

“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