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部分 (第1/4页)

一同进驻国子监的长随张三给老爷斟茶倒水,在旁边听见老爷喃喃自语道:“没有内线啊。”

“有一个人选,老爷没有想起来么?”张三忍不住出口道。

李估面带疑sè的问道:“何人?你难道比老爷更清楚明白?”

“老爷这是贵人多忘事。”张三先吹捧一句才道:“那个崔监生不知老爷还记得否?听闻他在国子监读过六年书如今也在京中寻门路老爷何不叫他来?”

张三一提,李估便想起来了,同乡的崔经崔监生乃是正经的国子监出身,可惜时运不济始终没有好着落。初至京师时,他曾亲眼看到过崔监生追随林驸马当欢场帮闲然后因池鱼之殃,与驸马一起惨遭王彦女率众殴打的一幕。

这位崔监生确实运气差了些一开始回乡和土豪李大人(还是主角)争妻夺产,结果被赶出家乡三后来跟了威名赫赫的江南巡按御史,结果害的马巡按惨遭羞辱后被罢退:再后来又随了握有学政大权的提学官大宗师,结果大宗师他老人家退休了:如今则堕落到在京师为林驸马捧场……,

想起崔某人的来龙去脉,李估皱眉问道:“张三!你收了他多少钱?”

张三当即跪地哭天喊地叫道:“天大冤屈哇!那崔监生穷成那样能给小的什么好处?只是前两天跟着老爷住宿在驸马府时,偶然见过一回,方才灵光一现记起了!、。

李估想道,此人毫无背景财势,挂名历事却能连续被马巡按和大宗师看入眼选用为属吏,应当可用罢?便吩咐张三道:“此事交予你了,你速速去将他找来,其他书友正常看:!”

张三得了令,去驸马府打听半天,又去崔监生所居胡同里挨家挨户找了半个时辰才找到崔监生本人。

此时崔经正对着干瘪的米袋发呆,张三冲上去劈手夺下米袋,叫嚷道:“崔先生,我家老爷用得上你,你要办事得力说不定就发达了!”

崔经被张三这不速之客搞得糊涛,但一听“用得上”和“办事”立刻清醒了。他如今不怕有事,就怕没事啊,随即起身与张三向国子监而去。等到了地方,已经是天黑时间了。

话说今晚李估一反常态,屈尊与锦衣卫小校们同甘共苦,最后才吃过晚饭,令这些shi卫亲军十分感动。

谁说李大人秉xing倨傲难以亲近?果然是人言可畏啊。

好吧,真相是李大人看过案卷,知道六个监生是被毒死的,所以多疑的李大人害怕自己也被下毒吃有人验证过的大锅饭比较保险。

李估正在屋中消食,便见张三领着崔监生匆匆赶来。

“虽然你得罪过本官数次,但本官有惜才之心,并不以为意。此时yu重用你,你可愿意?”

什么叫我得罪过你数次…这是说反了罢?对此句崔监生大有腹诽,怎奈形势比人强,委屈自己道:“都是在下的错!在下有眼无珠!

在下悔不当初!”

他被别人介绍投奔的林驸马中看不中用简直如同绣huā枕头,半年多了也不见有什么前途。

而眼前这位,不能再当府县土豪看待了,年纪不到二十就有如今的位高权重还号称管着官位的吏部尚书手下三走狗之一有机会投靠过去至少比现在半死不活强的多,傻子都知道如何选择,书迷们还喜欢看:。只要对方肯容纳,委屈自己几句,算的了什么?

李估对崔监生的表态很满意继续道:“本官奉旨办案,急需对国子监熟悉之人,想起你坐监读书多年,应该甚为合适。故而给你这次历事的机会……”

说着说着李估故意放慢了语调,这是等着对方及时的发言表忠心,上位者惯用的招数。

然而崔监生却不解风情的呆立不动哑口无声。

“嗯?”李大人冷哼一声,顿时有几分不满,此人怎的如此没有眼sè?

崔经回过神来脸sè怪异道:“在下不敢隐瞒大人其实在下并不如大人所想……”

莫非是胆小到害怕被卷案子中而借此推脱?李估大怒拍案斥责道:“本官看得起你,而你胆敢推三阻四?”

“在下真的不是……”

“你莫非以为本官奈何不了你?大错特错!当心本官叫吏部将你选到云贵广西当驿官!”

崔监生都被李大人逼得快哭了“千万不要误会!请听在下说完,在下坐监读书是在南京南监,并非京师北监啊所以不敢隐瞒大人。”

啊?李估反应过来了,这年头有两个国子监京师和南京各有一起,称为北监和南监的依照惯例,江南贡生坐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