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部分 (第1/4页)

真是话不投机半句多,刚才说了半天都不觉得累,现在却实在懒得说什么,李大人靠在椅背上伸出三根手指头,口中言简意赅道:“三个举人。”

这绝对不行,其他书友正常看:!萧学道当即就在心里否决了。

江北乡试一共才九十个举人名额,还是沾了凤阳府龙兴之地的光。按行规用来安置关系户的灵活名额最多三十个,李佑一下就想白要去十分之一,这怎么可以接受?

有句话道“金举人银进士”,就是说中举人比中进士还难。李佑想要举人名额,也是势在必得的。

西水李家到如今,好不容易供出侄孙子李正这个秀才,总不能就此堙没在全国一两百万个读书人中,能向上一步是一步。他去年运作的五个虚江县秀才中,除了李正外有两个被录取后就与李家结亲了,可以继续提挈。

这才是用宗族纽带联系起来的实实在在的自家势力,而且事关李家的百年大计。

李佑发达后一直在寻找机会,今日恰好遇到了萧学道这件事,际遇十分难得。如果萧学道答应了,他就会想办法在一两年内将李正寄籍挪到江北,正好赶上后年的乡试。

可惜到目前为止,萧学道死不肯让步,让李佑恨恨不已。他再次起身道:“你家上几代是商人罢?”

萧学道愕然,“你怎么晓得?”

李佑出言讥讽,“若非商家,怎会如此锱铢必较?怎会如此精打细算?面临大事,还在小事上疑心重重、吝啬抠门,如此习气,不是短见商家还能是什么?”

萧学道不与李佑斗气,留了缓冲余地。“本官在高邮州驻留几日,切望李大人再仔细思量清楚。”

李佑冷笑道:“本官也会让老宗师瞧清楚,本官值不值这个价钱!”

。本站

。本站

三百三十章 小场面的诗词比试

。 李佑与萧学道讨价还价终究没有谈成。他刚出了萧大人下榻的驿站庭园时,天sè已是黄昏,却见驿站大门鼓楼下又喧嚣攘攘的出现了一队人马。

外人不清楚,但李佑却从服sè认得出,这些是宫中人物。难道吴公公也到了高邮州?

疲于应付的包知州再次出现,李佑连忙闪人了。这包知州是认得他的,而他不想暴lu身份。

晚间用了饭,李大人无所事事的在小小院中十分憋气,便yu出去走走,胡师爷、吴把总和义哥儿连忙跟随上。

这盂城驿周边的确是高邮州最繁华地段之一,晚上居然有夜市。

没走几步,李佑忽然望见远处有两道红光从半空中垂下,在夜sè中十分醒目。再细看,却是两串长长的红sè灯笼,挂在了高楼的飞檐之上。

“那是什么地方?”胡先生对道旁卖茶水的问道。

“那里是谢三娘家,她家女儿今夜出阁。”

纯洁的小处男义哥儿或许听不懂,但李佑立刻心知肚明,本地风月行业又添新人了。

不过这阵仗委实不小,想必初夜卖了个好价钱,看来是有名角sè,他便问道:“办的如此热闹,不知费用几多?”

那卖茶水有点话唠倾向,抓住这机会源源不断的介绍起前因后果:“几位老爷都是外地人罢?那谢三娘是我们高邮第一美人,那栋楼就是她的。不过两年前停了业,专心调教几个女儿,今晚是第一个出阁的,据说姿sè犹胜谢三娘当年。谢三娘定了规矩,这次出阁选恩客不看银钱多少,只论诗词好坏,为的就是替自家女儿扬名。所以不在乎一夜百八十两的梳拢费。晚上开门收诗词,以半个时辰为限。最佳者分文不用便可登堂入室,成就一段佳话!”

李佑心里赞道,出阁梳拢每人终生可是只有一次,哪次不是往天价里炒?这个谢三娘居然如此高雅,真是具有免费开放的共享精神。

胡先生和吴把总听到美人和诗词两个词,不约而同的看向李佑。诗词加美人,谁不知道李大人是这两方面的行家里手…

“东主盛名英姿从未亲眼所见,东主叫我等今夜见识一番?”胡振汝半是马屁半是投其所好道。

李佑将扇子在手掌中一拍。“好!去看看。”今晚左右也是无所事事,找点乐子打发时间也好。这简直就是手到擒来的小意思,虽然他真不缺这种小地方小场面的虚荣了,但开着金手指打游戏也是别有一番风味的。

那谢楼前院,此时被烛火照映的光亮无比,已经有近百人在院中,多是摇扇儒巾的年轻文士。

对谢三娘而言。这是关于自家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