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部分 (第1/4页)

,不狙击他狙击谁?既然他身处彭阁老阵营中就要承受来自于彭阁老敌人的攻击咎由自取没什么可抱怨的。

能站在殿上的廷臣,简单看去好像就是几个模子和类型,仿佛都是通过选拔机器制造出来的标准化产品。但欲明白其本质,非经大事不可。

例如通过晏尚书今日的抉择,别人或许认为只是自私冷漠。但看在李大人眼里,这就是一个为了自己入阁机会敢冒险抵触首辅、并见死不救的赌徒和狠人。这样的仇人,李佑怎敢任由他入阁?

李佑又要押着三个人犯送回天牢。这三人中今天的主角是在生死边缘晃了几个来回的丁前运使,杨前抚台和罗前参政都成了不为人所注意的配角。

不过这二人全程目睹了李佑在文华殿中纵横棹阖,不动声色便将晏尚书的入阁梦想灰飞烟灭,均有不虚此行之感。回想起来,他们在扬州府与李佑的争斗,相较简直如同孩童过家家…

李佑安置好人犯巳经是中午时分。在都察院用完饭食,小憩片刻后便得到了好消息,今日文华殿廷推大学士,在吏部尚书赵良仁的主持下,兵部尚书卢宽入选。

李大人热泪盈眶,折腾了这么久,中枢里终于又有可靠大腿了“内廷有阁老,外朝有吏部尚书的靠山组合,他最喜欢了。

只是具体殿阁次序,还有待天子重新排定,最关键之处在于次辅位置归谁,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又有小道消息说,新任大学士卢阁老大约不会按规矩从位次最靠后的东阁排起,因为他年资太深了,四十五年前就是翰林院庶吉士。

内阁中除了彭阁老外全都是他的科场晚辈,所以拿卢阁老单纯当内阁新人看待的话,有些不合读书人规矩,要知道,内阁与讲究前后辈的翰林院本是一家的。

同时,有一条更离谱的小道消息传起来,都察院的李佥宪具有操纵内阁更替的大能…

景和八年年初,内阁大变动里,在李大人强力的干扰下,老首辅吐血致仕,最有势力的袁阁老、彭阁老双双原地不动,许尚书一跃而成次辅,弱势的徐阁老亦一跃而成首辅。

这个月廷推大学士,又是李大人于无声处起惊雷,让几乎众望所归的晏尚书在最后关头折戟沉沙,同时硬生生的将陪太子读书的同乡老前辈推上了阁老位置。

下面的次辅之争,要想有个结果,说不得又要劳驾李大人出手探探路子了…这句话传的神乎其神。

当日散了衙,李佑没有回家,径自去了卢老大人府邸,要第一时间去祝贺哪。等他到了巷子外,却见自己已经来迟了,川卢府门外已经被车马轿舆堵得水泄不通,沸沸扬扬的不知有多少官员来道喜。其实大多数人见不到卢老大人,但能在门簿上留个名字就好,就像过年拜年似的。

李佑奋力摔到门房那里,熟不拘礼的老门子叫道:“现在谁在府里?方便的话,本官进去了。”

那老门子喜笑颜开的,但却伸开双臂拦住了李住“李大人不要进,我家老爷有话,谁都可以见,唯独不见你!还请回罢!”

李佑无语,这是避嫌罢…

~…~

四百九十二章 众望所归

次日,李佑在衙中坐了一会儿,却坐不住,便又起身出衙,望卢府而去。

卢老大人自从廷推为大学士后,交割完毕后就不用去兵部了,又因为官衔未定,便在家等待圣旨,顺便接待贺喜宾客。

今天这个时间,李佑总算也进了卢府大门,没有像普通宾客一般在前堂逗留,直接被引到后院书房。

李佑行过礼,老大人当头便斥道:“你这小辈,当真胆大妄为,只不过是个五品,也胆敢窥测宰辅之事!”

李佑赔笑道:“有德者居之,老大人德才兼备,入阁有何不可?”

卢老大人叹道:“这次真是被你赶鸭子上架了,老夫也是没受住宰辅之位的诱惑,在殿中居然坐视你为所欲为。”

李佑心里想道,那宋太祖在陈桥被黄袍加身,大概也是这么说的…

“老夫之前确实没有多想。一来晏司徒确实人望更高一些,老夫自觉希望不大。二来在天子亲政初期,确实不是入阁的好时候,老夫也对你说过,天子与太后是截然不同的。”

后面这句,李佑仿佛在哪里听到过。细想起来,许次辅也说过类似的话,那次廷推,他放弃了干掉徐首辅的机会,也是出于类似的想法,这两位大佬的思路有异曲同工之处啊。

想至此便答道:“今日来见老大人,是要劝老大人去争一争次辅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