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部分 (第1/4页)

事情发展到这里,该看到的都看到,该听到的都听到。便实在没必要继续装相,再装就真去大牢里体验生活了。李大人正琢磨是不是大喊一句“我乃李佑,谁敢动我”的时候。突然听到大门外人群骚动的声音。

韩宗连忙小跑到照壁那里。探头看了看,便回首对李佑叫道:“来了!来了!”

随着韩宗的叫声。从外面纷纷攘攘的涌入百十人,正是五城提督御史总察院的军士和差役,一马当先的不是那崔师爷又是谁。

院中人见这一幕无不吃惊,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竟然有如此多官军杀上门来。京师可不比外地,即便只动用百十官军去围攻别的衙门,那也是很敏感的事件。

崔师爷到了李佑身前,行礼道:“见过东家,总院标下官军尽都来到。”

李大人很平淡的点点头,但看在别人眼里,他的气势似乎陡然涨了百倍,仿佛一遇风云便化龙,此人到底是谁?

李佑没有让群众猜疑太久,又侧头对旁边那年轻书吏问道:“本官奉敕提督五成兵马司!此地的兵马司指挥在哪里?”

年轻书吏此刻浑如筛糠,全身抖个不停,嘴巴张开却完全说不出话。

“没胆气的废物,活着有何用?”李大人对他不屑一顾,又转头去问抓他来的老差役“南城兵马司指挥在哪里?”

老差役年岁大经历多,抱着大人不记小人过的念头,还能强忍恐惧战战兢兢的答道:“今日指挥老爷巡看外城各城门,眼下不在衙中。”

“副指挥在哪里?”

“副指挥老爷们分巡南城八坊,一般也不在衙中。”

问清楚状况,李佑便对手下吩咐道“将此处所有吏员、差役看管起来,谁敢反抗,格杀勿论!”又指着身边那年轻书吏道:“尤其要看住他!”

有没有官身的区别就在这里了,若有官员在内,李大人绝对不敢说格杀勿论四个字。

下完命令,大部分总察院过来的军士差役分头行动,只留了十来个在李佑身边听使唤。

李大人眼角忽然瞥见兵马司的张吏目匆匆从侧院月门穿出来。出了如此大的动静,张吏目还要觉察不到,那也太糊涂了。

张吏目的眼光,当然要比普通的差役书吏高得多,看到此情此景,再看到那“富家子弟”的年纪和相貌“李佥宪”三个字陡然浮上心头。

重新见到张吏目,李佑嘿嘿笑了几声“本官今日探视同乡旧相识,却不料从头到尾见识了一次南城兵马司的威风!好得很,好得很!”

张吏目自知得罪了李佑,而李佑权势远超于他。但有理走遍天下,而且他也不是一点门路都没有的人。

当初设计了层层程序,给自己每一步举动都套上合法名义,不就为的防着类似于今天这种事情么。何况此事是南城兵马司的事,即便是李佑,也不能随意给一个衙门扣上罪名罢。

按下紧张心情躬身施礼,张先生据理答道:“在下只是照章办事,按旧制查问嫌犯。至于佥宪老爷故意隐姓藏名,误导我南城兵马司。这不能说是兵马司的过错。”

“哈哈哈哈!”李佑忽然仰天大笑。笑的眼泪都流出了几滴。

张先生心里阴影重重,忍不住问道:“在下哪里说错了?”

其实张吏目也晓得自己扛不住李佑,他只盼着能拖延时间。等兵马司指挥和南城巡城御史赶到救场。官员与官员打交道,自然便利许多。

李佑鄙夷的斥道:“你们兵马司巧立名堂,勒索行商。本官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你还敢问哪里错了?本官就让你知道你哪里错了!”

张吏目仍旧强辩道:“刑名之事,不能只凭一己只好恶。”

李大人却转头对戴恭说:“方才南城兵马司是不是对你勒索敲诈?”

戴恭看了几眼张吏目,低声道:“是!”

李佑又对还在院中滞留不去的客商们高声问道:“本官有话问,尔等这些商家,可曾受到兵马司盘剥勒索?”

呼应李大人的,只有风声…却是冷了场,滞留的外地行商面面相觑。没有一个开口答应的,让李大人很没面子。

大约是这些外地客商看不清形势,不明白突然化身官员的这个年轻人靠谱不靠谱。故而抱着明哲保身两不得罪的心思。

张吏目暗暗得意。别说这几个客商不敢出头,就是他们敢出头又能怎样。偶然几个客商能成什么气候。自己费劲周折套上的合法外衣岂是那么容易好破的?

李佑摇摇头,突然对左右喝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