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部分 (第1/4页)

“确定无误!所以我们不得不防!”吕员外肯定道。

雷员外与其它数人面面相觑,随后面sè冷淡的扔给吕员外一张报纸:“这是今rì明理报,你看看罢。”

吕员外低头看去,首页有一篇醒目文章一“五巨头共谋大业,昨夜密会洞庭楼!

今讯报与诸君知晓:昨夜西商吕家家主在京城盐商公会程家大公子引荐下,密会扬州金百万、汉口高员外、惠昌银号戴掌柜,宾主谈笑风生,尽欢而散。

据本报主笔多方打探,拥有祥昌帐局之吕家意图染指异地汇兑生意,yù与之前三方合作,此乃又一方极重角sè,动向异常值得关注!

又,据业内先生分析,吕家祥昌帐局其实是惠昌银号担保人,一直为惠昌银号业务背书,关系十分紧密,此次主动搭上顺风船不出意料。”

抬头迎上同仁一道道怀疑而不信任的目光,老员外yù辩无词yù哭无泪,发出了与高长江一样的感慨,一张名字叫做“明理”的报纸怎能如此没有节**纸白字的东西,不见得都是真的。

“吕兄,大家都是晋地一脉,不能与同乡丢掉节cāo哪。”不知谁小声嘀咕了一句。

六百四十章 那我就等着

一个人总是生活在社会关系中的,在白己所属的人群中被孤立起来是一件令人恐惧的事情,心xìng比较非主流的除外。

而现在,吕昭节老员外便面临着这种危险,同在厅中的西省同乡们仿佛就要变成陌路人。当初为了自保,他已经被迫舍弃了出自本省的彭阁老,这次要再被西商圈子孤立起来,心理上就很受不了。

所以吕老员外为了避免被排斥,不得不竭力为自己辨明;“天地可鉴!你们叫老夫与那李佑接触,昨rì去洞庭楼正是为此,哪有私自与他们勾结之事!这行有什么大事,老夫定会与诸位同仁商议!”

有人质疑道:“吕兄,我等遣人去洞庭楼打听过了,那李大人只逗留片刻,与你说了会子话,然后就走人了,是也不是?”

吕老员外面带希冀的点头道:“正是如此,老夫问心无愧。”

那人当即又鞭辟入里的解读道:“看来你主要是和那惠昌银号、金百万、高长江等人商谈了,李大人短暂的露一下面,只为表示对此事看重和安定你的心思罢。毕竟李大人顾及官声,不会直接参与商场谈事,最多只能象征xìng的露一下面。

在下知道这些官员行事未必话多,只要选择时机露面就能表示出特定意思。看来看去,你并不像是按照我们要求去与李大人接触并谈话,实际上是打着私自参与异地汇兑的主意,去和惠昌银号等进行谈判罢?”

吕昭节只觉得自己百口莫辩,站在那里发愣,不知说什么好。

不怪别人轻信报纸而怀疑吕昭节老员外,他们都晓得惠昌银号有一半股子是归德长公主的,而吕老员外又弃了彭阁老转而投靠归德长公主口两件事联想起来,稍加挑拨就会让人起疑心。

西商可能是这个时代最纯粹的生意人,从一个最纯粹的生意人角度来看,吕老员外对异地汇兑有想法不是错,有利可图时没想法才是不正常。但错在于他企图背着同行吃独食,惹起了“公愤”。

在徽州会馆,高员外也看到了今rì明理报。昨晚洞庭楼,他也在现场的,是全程目击者。但是他亲眼目睹的事情和报纸上所写的天差地别,甚至是完全相反的。

更可怕的是,似乎周围大多数人却都相信报纸。

高员外默默地放下报纸,心里将李佑的可结交指数又上调回来”

李佑今rì去了文宣院衙门里,才坐定了便见惠昌银号戴掌柜来访。自从官复原之后,李佑为避嫌就不便去银号了,所以有事情都是戴掌柜来找李佑禀报。

“近期前来问询者甚众,而且来本号柜上存银的也增加不少。”

李佑笑道:“这是好事情。本官去年就吩咐过,招用一批可靠同乡备用,如何了?”

“共计招来十人,都有担保。目前只在店中熟悉,不知有何大用?”戴掌柜答道。

冇李佑没有明示,只道:“过得几rì,你就知道了,都有用处。你且抓紧功夫,与我那二房老泰山商议好密押等事项,务必不可出差错。”

戴掌拒答应下来,这时却又有别人来拜访李佑,他便先告辞了。这后面来的却是江西道掌道御史董若水,是李佑朋党之一。

“今rì是什么风把董兄吹来了?”李佑将董御史请进来后问道。

董若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