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部分 (第1/4页)

广羊府辖下的各大卫所皆是水军,护卫的是岭南的海域,而定南王府不过能养五千府兵,岂是能和各大卫所所拥权力、兵力比拟的,担任卫指挥使的余文来奉的是皇命,要做的是和定南王分兵权的事。

于朝廷来说是好事,于定南王来说却是坏事。

且陆念稚半点不避讳,当着他的面直称余文来的表字,可见这两位旧日同窗关系不仅没淡,反而依旧紧密得很。

其中透出的讯息,更加让安大爷心惊。

他不错眼的继续盯牢陆念稚,爽朗的神色微微一变。

第155章 她为什么肯帮你

“定南王府镇守岭南,先帝允定南王独揽广羊府辖下的政权、军务,和上头那一位从来井水不犯河水。”安大爷抬手指了指天,脸色端凝,话说得毫不避讳,“朝廷怎么会突然调派个卫指挥使过来?听您这意思,余指挥使这是要将卫所水军的军务全抓进手里?”

他刻意换了余文来职司的称呼,意味深长接着道,“四爷,您再给我一句准话——岭南海域的水军兵权这么个大动法儿,不单和上头那一位对定南王的态度有关,还和我们这些行商走货的也息息相关,对也不对?”

陆念稚有问就答,事情至此确也没有必要再藏一句漏半句,边点头边掖着袖子为安大爷续茶,“安大爷好眼界。朝廷公文已下,明年三月桃花汛过后,将重开海禁。这事定南王有交待,京城来人抵达之前,不得外泄。

如今西臣和余内相前后脚踏进广羊府,外头关于他二人的来历、身份传得有鼻子有眼,能传播得这样快而详尽,背后难保没有谨郡王的授意。想来不用等谨郡王的仪仗到达广羊府,江南、闽南两地已经将海禁一事摆到明面上了。”

安大爷虽猜到一点,但没想到竟是海禁重开这样的大好事,他先是惊喜,很快又是脸色一变,神情越发凝重。

既然是定南王有交待,那么陆念稚定然在余文来和余方德到来之前,就早早知道海禁重开的消息,他是十三行里的老行商,稍一推算余文来、余方德的脚程,就能大概算出陆念稚得知消息的日子。

远在杜唐两家暗中交手、明着撕破脸之前。

先是分让皇商竞标的份额,再是放任安唐两家联手,最后“大度”送出全部竞标份额,一环套一环哪里是因顺势而为,更不是为完满了断和唐家的恩怨,根本是一早就打算好甩脱瓷窑皇商的牌匾,专心致力于海禁重开适宜。

杜府再势大也没有占尽所有好处的道理,舍了皇商牌匾得着海上生意,如果他是陆念稚,也会选择后者。

安大爷想明白这一点,哪里还有心思喝什么茶,目光落在杜振熙身上已是另有了悟。

他本以为杜振熙只是陪坐,如今看来还是他想的太简单。

“四爷既然猜到我的来意,想必特意带七少一道来见我,也是另有用意了?”安大爷神色复杂,握着茶盏摩挲着杯口道,“七少,我晓得你和小郡爷一向交好。只是不知定南王给四爷透了口风,小郡爷是否也给你讨了好处?”

这话说得透亮,杜振熙暗暗赞赏,面上只笑而不语,她明白陆念稚带她露脸的用意,在座都是长辈,她不用也不必开这个口。

果然陆念稚已接过话茬,笑看一眼杜振熙道,“什么都瞒不过安大爷。定南王的意思,小七出师三年,如今也算历练出来了,蒙定南王和小郡爷抬举,等市舶提举司一开,小七将作十三行对市舶提举司的主事人。”

讨好处的是沈楚其,下决定的却是定南王,本地土皇帝开了口,任谁心里不满杜振熙年纪小资历浅也无用,当主事人的是杜振熙,将来事情公开后,受追捧奉承的不仅是杜振熙,还有整个杜府。

安大爷微笑中透露着苦涩,撸了把脸道,“四爷这玩笑开大了,这还叫什么都瞒不过我?您可是把我瞒惨了。”

话已至此他还有什么想不明白的,将来能否入海上生意的关节在杜府身上,杜府不会让有过节的唐家分一杯羹,而和唐家新作姻亲的安家,就算不受波及,能分到的好处也有限。

他倒是不怨恨陆念稚的算计,是他起意拉拢唐家好争皇商牌匾,打的同样是迟早拉下杜府独占鳌头的盘算,彼此半斤八两,商场如此,谁输谁服。

同样不后悔和唐家绑在一起,一码生意归一码,是他主动送上门和唐家站在一起,不怪陆念稚顺水推舟将安家和唐家划拉到一块一并算计。

若是因此再和唐家起了龌龊离了心,那才真叫被陆念稚的算计套牢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