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部分 (第1/4页)

离去之前,明微问了一句:“傅先生,之前殿下叫你查一查张相,可有结果?”

傅今摇了摇头:“要叫殿下失望了,某已经命他们将张倓的过往翻了个底朝天,都没查到可疑之事。”

明微若有所思:“还真是厉害人物,竟然半点痕迹不露。”

傅今奇道:“明姑娘还是怀疑他有问题?”傅今很相信自己的能力,他都没查到,为什么不是张倓没问题呢?

“就当是直觉吧。”明微披上斗篷,“时候不早,我先回去了。”

第721章 转念

越王殿下一回京,就给下了狱。

朝中那些忠臣义士,立马有了反应,再加上傅今一鼓动,奏折跟雪花似的飞到御案上。

安王哪里处理得了这种事,只能去太元宫求救。

“不用管。”皇帝冷漠地说,“他无诏出京,本就犯了大忌,难道朕拿他还拿错了?”

安王苦着脸,说道:“父皇,儿臣把这些奏折都看了一遍,说您不该拿的倒是没有,但他们都认为,直接下狱欠妥。”

皇帝这个理,拿得还是挺正的。亲王无诏出京,本来就是犯忌讳的事。

但是,杨殊身份特殊。再加上他这一年,没干什么出格的事,就跟出去游玩一趟差不多。皇帝这当叔公的,教训他是应该,但下狱未免小题大作。

皇帝冷眼看着这个儿子:“你也这么认为?”

安王低声:“阿衍本来就是咱们故意放出去的。”

皇帝叹了口气,有几分无力:“你怎么就这么老实?”

安王垂着头不说话。

皇帝从这些奏折里头,找到一份支持下狱的,并且严厉驳斥了越王殿下目无君上的行为。他交给安王:“你让人暗示一下,让此人帮你造势。”

“父皇?”

皇帝淡淡道:“朕做这些,都是为了你。”

安王不知该说什么是好,既有几分感动,又有几分愧疚,只得道:“儿臣让父皇忧心了。”

皇帝越发决心,一定要在安王继位前铲除这个祸患。

这老实孩子,哪里斗得过那小子。

却听安王道:“儿臣知道,不应该让父皇为难的。您这样,是想压住他,好为儿臣扫清障碍……”

皇帝挑了挑眉:“你懂?”

安王老实回答:“今日理政的时候,郭相给儿臣解释了一下。”

“哦?他怎么说?”

安王答道:“他说,您当了二十多年的仁君,现下不顾英名,都是为了儿臣。儿臣要明白您的苦心,不要来添麻烦。”

皇帝听得理解,心里十分舒畅。

看,到底还是有人理解他的。

郭栩这个人,虽然品德有些低,但若用对地方,也是真好用。

安王又道:“父皇,儿臣过意不去。您英明了二十多年,这样做岂不是白白背了恶名?史官苛刻,一个仁君,只要做一件不合他们心意的事,就会被大书特书。尤其您现下正在养病,到他们笔下,恐怕又成了年老昏庸……唉,这样好不公平,您仁慈了二十多年,凭什么因为这件事就坏了名声。”

“倒也没这么严重……”

皇帝说了一句,停下来。

确实,这二十多年来,他一直压抑自己,若只因为这么件事,坏了英名……

“所以,你是因为这个,才来劝朕的?”皇帝的声音柔和下来。

安王点点头:“儿臣实在不忍心。父皇为儿臣付出这么多,叫儿臣如何能够心安理得,拿父皇的名声铺路?”

停了一下,他又说:“何况,儿臣瞧那些人,还是迁怒了。今天议事的时候,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大概觉得,儿臣太过无能,才连累您的吧?”

……

安王走后,皇帝沉思良久,唤来刘公公。

“南楚的瞭鹰,传消息来了吗?”

刘公公笑着回道:“奴婢正想着这事,给您带来了。”

说着,呈上皇城司的密奏。

皇帝看了一会儿,问:“消息确切?”

刘公公答道:“瞭鹰上报的消息,若是拿不准,都会做上标记。这一份,应当无疑。”

皇帝点点头:“朕先前就奇怪,南楚现在自顾不暇,怎么有这个胆子跟我们打仗。看这唐劭调动的人马,八成是要清理门户。”

刘公公忙问:“那我们要不要推波助澜?”

皇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