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部分 (第1/4页)

一个人说了这话,身后便跟着一串儿的应和声,“是是是,你放心吧,大家伙一定会替你作证的!”

刘平安听了这话,便十分感谢的对着大家伙抱了抱拳说道,“如此一来,那我可就要多谢谢大家了。”

这边没有热闹,看了大家伙也就纷纷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上,刘平安则转身回到了自己屋里,对着他娘说道,“娘,我记得先前儿买猪肉还剩一些,您回头把那给分一分,我想给来帮忙的乡亲们带一些回去。”

方氏可是过惯了苦日子的,人也比较节俭,听了他这话,有些不可思议的抬头看向了他,对着他问道,“你这孩子,今儿是怎么了?那么些肉可是值不少钱呢!”

刘平安也知道娘的心性,便苦口婆心地对她说道,“娘,要不是这些乡亲们,咱们恐怕可就不只是损失这么一点肉了。”

刚才外面的动静方氏也听见了,不过她一个妇道人家,这种时候出去,这个时候出去反而会让自己儿子难做,因此她只听见外边嘈杂的声音,却不知发生了什么。

番外 刘家平安47

此时听了他这话,便对着他问道,“刚才你大伯二伯来是为了何事?”

刘平安对着她说道,“还不是为了村口那地?!”

方氏听了这话也疑惑了,“村口那地怎么了?”

刘平安叹了口气,将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的告诉了他娘。

方氏也就知道自己这两个大伯是什么心性,听了他说这话,也仅仅只是有一丝怅然,“原本就没有对他们两人抱过什么希望,但是却没有想到,做人还能这么没下限的?他们莫不是当我不存在吗?连这种谎话都能够编的出口。”

刘平安安抚似的在他娘的肩上拍了拍说道,“娘,您也别生气了,今后咱们不跟他们来往就是。”

方氏叹了一口气,“我有什么好生气的?如今咱们的日子过得这么好,连他们都眼红了,我应该高兴才对。”

刘平安一听他娘这话,也跟着乐了,“对,就是要这么想才对,咱们的日子会越过越好的。”

从这以后,他大伯跟他二伯倒是再也没有上门过,只是他大婶子还来了两次,都是站在门外指桑骂槐的,刘平安一家人不搭理她,她也渐渐没了兴致,也就再不来了。

这天刘平安从河里抓了两条鱼回来,他娘说炖个清汤,给大家伙儿补补身子。

但是却没想到,这鱼汤才刚端上桌,柳棉就恶心地干呕了起来。

柳老汉看着她女儿这样,眉头一皱,担心惹了她婆婆不快。

刘平安也是一脸的紧张,对着她问道,“媳妇儿,你怎么了?是哪儿不舒服?要不我去叫大夫吧!”

相对于两个男人的慌张,方氏作为一个过来人,一看她这样子非但没有生气,反而一脸的高兴。

她对着自家儿子说道,“别担心,别担心,你媳妇儿没事儿,说不定还是好事呢!不过你确实应该去请个大夫来。”

刘平安听了他娘这话,一头雾水,不过最后那句让他去请大夫的话,他还是听懂了的,也顾不上吃饭了,放下碗就朝着外边走去。

“那我现在就去请大夫去。”

方氏在后边喊着,“你好歹也吃过饭再去呀。”

刘平安走得快,他娘说话他已经出了门,只留下一句,“回来再吃。”

人就没了踪影。

方氏也知道他是担心自家媳妇儿,无奈的摇了摇头,只能将他的饭菜放回锅里,给他温着。

做完这一切回来,她才对着柳棉问道,“棉棉啊,娘问你,你小日子多久没来了?”

柳棉不懂这个,但是到底是姑娘家的私密事儿,听见她问还是有些不好意思,小声的说道,“有一个半月了。”

说起来她自己心中也很奇怪,明明她一贯的小日子都很准的,怎么这回就晚了这么久呢?

而坐在一边的方氏听了她这话,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

一个半月了,那这事儿应该就差不多准了。

因着柳棉不能闻见鱼汤那味儿,她便将鱼汤端了下去,又做了两个素菜来。

不过柳棉似乎胃口有些不太好,也没吃几口。

番外 刘家平安48

方氏知道她这时候胃口不佳是正常的,但是也担心她的身体,便开口劝道,“棉棉,还是再吃一点吧,你吃的太少了,晚上会饿的。”

柳棉听了他的话,便勉勉强强又吃了一些,就又吃不下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