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1/4页)

〉暮苁茄胖隆A俅鞍诹烁鲂∈榧芎湍咀雷樱�际窃婺咀龅模�皇羌虻サ纳狭艘徊闫幔�苌系氖樗洳欢嗳匆舶诜诺氖�中⌒模�钚涯康牡胤桨谧诺氖桥�氖椋�溆嗟脑邮橐笆吩蚴切⌒牡奶琢烁鍪榭嵌�旁诓蝗茄鄣牡胤健�

书桌上有一副笔墨纸砚和一盆未开花的水仙,洁白的卵石顶住根部,碧碧的一抹绿,映着波光,宁静中透着一点生动活气。

李清漪顺手关了房门,径直走到书桌前,在抽屉暗格里抽出一本小册子,然后又从笔筒里抽了一支笔出来,沾了沾砚台里还没干的余墨,在上面的“三皇子裕王”上面画了一条横线。

这世上大概总有一些人是投胎时候少喝了一口孟婆汤,像是李清漪这种少喝了小半口孟婆汤的,她只觉得就像是做了一场长长的梦,还没来得及回味就只能先赶着把梦醒后没忘干净的事捡重点记下来。当然,她也不敢把事情记得太清楚,只是含含糊糊的写了几个便于回忆的字——否则若是被人看见了,说不得就要被怀疑是撞了鬼了。

人的记忆是最不靠谱的,经过时间打磨就更加模模糊糊了,似是而非。所以,才要趁着还记得清的时候用笔记下。

李清漪随手翻了翻自己特意记下的那些零零碎碎的事情,一点一点的回忆着,心里慢慢就有了底:要是放在早些年,规矩和人心还没被皇帝的大礼仪给打破的时候,只要抱着“有嫡立嫡,无嫡立长”这条规矩就不需要担心了,可如今却不一样——那说出“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的杨大才子都已经被流放到了永昌,皇帝在上头像是磨刀似的把朝臣的傲骨和脊梁都给磨去了,如今朝中余下的不过是阿谀奉承之徒。就像是黄氏担心的那样,皇帝迟迟不立太子又偏宠于四皇子景王,底下的人自然各怀心思,全然不知前路如何。

然而,李清漪却和那些茫然无措的人不一样,她心里有八分肯定最后登位的会是三皇子裕王。至于过程,那就不是李清漪这模模糊糊得来的记忆所能解释的。她还隐约知道,这位裕王似乎是个贪花好色的,大约命不太长。后头还会出现个李太后以及懒得多年不上朝的万历皇帝。这位李太后虽然不知道名字似乎出身不太好,既不是原配王妃也不是继妃,还是儿子登基了才扶起来的,显然不可能会是李清漪。

所以,这一次选秀,就算是李百户没能使上力气,她估计也不会被选上。李清漪这样一想,心中稍稍松了口气。

她这人面上看着性子温柔,但大约是小时候为着那些稀奇古怪的梦忧心烦恼多了,再是柔软的心也被那些不能说出口的秘密磨出了一柄小小的刀刃来。她往日里多是陪着黄氏说说家事、做做女红,实是外柔内刚,真到了要紧时候也甚是果决。

思虑再三,她终是把那本小册子从头看了一遍,拿了火盆来,把它烧了个干净。

等到李百户晚间垂头丧气的回了家,反倒是早有决心的李清漪柔声安慰起黄氏和李百户:“没事儿,京里这么多姑娘,不一定就是我被选上。再说了,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娘就别怪爹了。”

黄氏发上的一支牡丹头银簪的花蕊中央吐出几条细细的流苏,衬得她一张发白的俏脸犹如玉雕的一般,又白又冷。她抹了抹眼泪,抬眼瞧瞧女儿,百般的不舍和难过却也只能叹气:“我的儿嗳,你还小,哪里知道这些事儿?!明儿,你和我一起去城外青云庙上柱香,求求菩萨保佑。”皇帝的旨已经下了,想来过两天宫里就要来人带姑娘去二王馆待选,这事可不就只能求神拜佛了?

李清容这才知道这事,顿时被吓得小脸煞白,把筷子一丢,拉了李清漪的手,仰着头小声道:“二姐姐,你要是被选中了,是不是就不能回家了?”她睁着一双水眸,泫然欲泣,眼眶都红了。

李清漪只能柔声的安慰了几句。

李清容勉强收了眼泪,娇娇的攀着她的手臂摇了摇,撒娇道,“要不,晚上你陪我睡吧?”她头上梳了两个包包头,五官最像黄氏,小脸娇嫩,一对眸子乌黑的就像是葡萄,因年纪小映光看时还有细小的绒毛,哭起来就像是个丁点大的泪包,可怜可爱。

李清漪摸了摸李清容的包包头,刮刮她秀挺的鼻尖,故意逗她:“好啊,不过你不许踢被子。冻了我,你可赔不起。”

李清容被她逗得险些笑出来,抿了抿红唇,翘着鼻子很不好意思的羞恼跺脚:“我才没有。”

看着两个女儿犹如双生花般依在一起,黄氏心里又酸又软,说不出是什么滋味。她眼一红,把头往李百户肩头靠了过去,有气无力的锤了几下,喃喃着骂他这个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