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 (第1/4页)

五木也明白了公孙度五条命令里第二条命令的意义:攘外必先安内!要打仗了,必须先彻底铲除内部异己,以绝后顾之忧。

不过,“掘坟、焚尸、灭族”未免太彻底了,五木想想公孙度的恶毒手段,便不寒而栗。

该找机会离开这里了,五木暗自打算。

但现在走不了了,作为此次“命根子事件”的“目击证人”,公孙度必须带上五木,还为五木配备了几名不离左右的亲随。

完了,五木明白,自己已经从公孙度的救命恩人逐渐变成了被软禁的囚徒。

公孙康率领的和亲使团很快就出发了,鉴于辽东侯已向高句丽宣战,为避免高句丽从中阻挠,和亲使团的规模空前,除两百余人的“亲友团”外,还有两千精壮辽东兵护送。

五木没有去送行,他不想看到公孙雪儿那凄惨的模样,也不想雪儿看到自己而再添忧伤。

他想,即使自己想去送行,公孙度也未必会同意。

征讨高句丽的准备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

五木来辽东后,对公孙度在辽东的地位有了新的认识,不过此次备战过程,让五木更加惊讶,公孙度展现出的威望还是远远超出五木的想象。

很快,一万五千人的辽东军依次出征,这可是全辽东一半的兵力啊,看来此次公孙度要彻底剿灭高句丽了,五木头一次见这么庞大的队伍,紧张之余,也难免一丝兴奋。

五木随着公孙度的中军,晓行夜宿,不几日,便越过疆界,抵达了夫余王城(大致在今长春农安一带)附近。

派往各个方向打探军情的斥候纷纷来报。

夫余王城方向斥候禀报:“先锋部已抵夫余王城附近,请辽东侯示下。”

又有斥候来报:“和亲副使公孙霸率和亲护卫队扎营于夫余王城外五里,和亲使公孙康将军日前护送公孙小姐赴夫余王城,夫余王子与公孙小姐已然完婚。”

高句丽方向斥候禀报:“高句丽已集结二万兵马,分三路驻扎在边境。”

手下为公孙度展开地图,公孙度看了看,分别下达命令:一、传令赴高句丽方向先头部队,不得轻举妄动,密切关注敌情。二、传令五军于夫余王城外四十里扎营。

公孙度挥手招来掾吏(助理官员):“速带某文书,赴夫余王城面呈夫余王,请夫余王来辽东侯大营,迎接大汉皇帝陛下圣旨,并将我部所需军资押运至此。”

辽东大军有条不紊地在夫余王城外安营扎寨。

第0050章 五木 绝对缺心眼

第二天一早,夫余王城方向荡起滚滚烟尘,不用说,一定是夫余国运送的军需物资车队来了。

时近中午,礼宾官来报:“报!夫余王亲率两千近卫运送军需而来,已近礼宾之距,请辽东侯迎接。”

“知道了,”公孙度淡淡说道,“准备迎接!”

夫余军队越走越近,已隐约可见旌、旗、伞、仪刀、豹尾等王族卤簿……

公孙度营中仪仗队伍已列队完毕,各色旌旗招展,幢盖仪刀林立,与鼓吹队伍一并在辕门两厢站列。

公孙度扫视一圈,一挥手,侍卫牵过战马,公孙度一扳马鞍桥,魁梧的身躯轻巧地越上马背,喊了一声:“迎接夫余王!”鼓吹队伍立刻奏起迎宾礼乐。

公孙度轻抖缰绳,战马缓缓向辕门外走去,两名仪仗兵高举曲柄伞盖跟在后面,另两名军士高举金黄斧钺跟随,最后是两名高级幕僚。

一行七人向夫余王大军迎去,金黄的斧钺闪烁着耀眼的光,五木远远望着,心中暗自佩服公孙度:只带两名幕僚,是为了显示没有任何敌意,而身后的曲柄伞盖显示着高贵的身份和爵位,两柄金黄斧钺便是所谓“假节钺”,与其说是“礼器”,不如说是威严的象征。

“啧啧”五木赞叹着,用几个简单的仪仗,便能表达出友好、尊贵和威严,公孙度不简单啊。

五木虽对三国历史了解有限,但经常“玩票儿”于古董收藏圈,对这些古代礼器多少有些研究。

“好牛啊,‘假节钺’、‘假黄钺’,这可是最高的的持节层级了,‘使持节’都可在平时、战时斩杀两千石以下官员了,这‘假节钺’可是连‘使持节’的官员都可以杀的啊。”五木一边想着、一边羡慕不已。

……

公孙度陪着夫余王缓缓来到辽东军营。

辽东中军大营,除了营门当值守卫和中军护卫,其余将士一律卸去重甲,兵刃等凶杀之物也一律匿起,以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