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部分 (第1/4页)

蔡鹏的先锋营虽遭伏击,但张飞救援及时,损失并不很大。

刘备率领的中军在三十里外严阵以待,看见张飞蔡鹏引领前军撤回,刘备才松了一口气。

蔡鹏向刘备汇报了遭遇伏击之事,地形不熟,敌军兵力也不清楚,料想曹军必是早有准备,不宜冒进。

刘备点头,号令队伍后撤二十里,与殿后的简雍部汇合,才扎营休息。

四面派出斥候探马,严密注意许昌方向敌人动静。刘备又派几拨快马,赶紧联络从西面进攻许昌的关羽部。

全部安排妥当,已经是深夜了,众人才得以安歇。

天刚微微亮,去联络关羽的斥候回报:关将军在许昌西面遭遇曹军张辽部,见曹军早有准备,

关将军未敢贸然开战,已后撤扎营,等待主公刘备命令。

许昌东边有猛将夏侯惇,西面有大将张辽,看来曹操早有防备。原料想曹军正在官渡与袁绍激战,定然要倾其全部兵力,却不料在许昌好留有大将重兵。

刘备和众人商量一下,原本想两路奇袭许昌,但既然人家已有防备,奇袭难以奏效。若是强行进攻,许昌城墙高沟深,只靠这区区四千余兵力,绝无取胜可能。

无奈,只得下令全军撤回汝南,同时派斥候通知关羽,令其率部向古城撤退。

刘备和简雍统领大军先行,张飞蔡鹏率数百精兵断后,队伍缓缓向汝南退去。

曹军并未追击,队伍安全退回汝南。

刚回到汝南,古城方面便传来消息,关羽部也已安全退回。

突袭许昌未遂,但所幸并未遭受损失,众人稍感欣慰。

紧接着,派往许昌的细作回报,原来许昌城内兵马并不多,不足两千人,张辽夏侯惇分兵东西两路,布下大量疑兵虚张声势。得知东路刘备先锋营兵少,夏侯惇才冒险率一只精兵趁夜色突袭了蔡鹏的先锋营。西路,张辽率老弱兵卒,多带旌旗号角,布下疑兵阵势,关羽起疑,恐中埋伏,不敢冒进。张辽又在阵前打出感情牌,和关羽大说曹丞相厚恩美德,关羽不知东路战况,又恐冒进中计,才停滞不前。

得知许昌城内空虚,自己一方不过是被曹操耍了,张飞暴跳如雷,叫着要强攻许昌。

刘备黯然摇头:“战机稍纵即逝,再要进攻,敌军必有防备,四周援军想必也会云集许昌。”

众人均觉得有理,只是丧失了一举攻克许昌的大好时机,都扼腕叹息不已。

蔡鹏看众人情绪低落,起身为大家鼓劲:“诸位不要气馁啊,我军虽未能攻占许昌,但也没什么损失啊。现在主战场在官渡,曹操被袁绍纠缠难以脱身,要扭转官渡战局,曹操势必要继续从后方抽调兵力,到那时,必然还有进攻许昌的机会。”

众人觉得有理,刘备立刻命令,派出更多斥候,从各个方向打探官渡战情,随时回报。

斥候派出去了,刘备部在汝南、古城休整、练兵,提振士气,决心要抓住下一次战机,一举攻克许昌……

……

日子一天天过去,官渡方向终于传回消息:河北袁绍部惨败。

“什么?”刘备虽然对袁绍获胜并没报太大希望,但也绝没想到,前一段还占据绝对优势的袁绍竟然这么快就惨败了。

蔡鹏也不相信,是不是搞错了?

趁着刘备还没发火,蔡鹏训斥报信的斥候:“胡说!你从哪得到的消息?可是亲眼所见?”

斥候无辜地望着蔡鹏,摇摇头。

蔡鹏知道,袁曹生死对决,这些斥候是没胆量也没机会凑到近前看个清楚的。

“还不赶紧回去再探再报!”蔡鹏对斥候递个眼色,意思是:还傻楞着干啥,赶紧去打听清楚啊,傻愣在这,一会主公怒了,难免赏你一顿板子。

刘备没有心情打斥候的板子,袁绍惨败的消息来得太突然了。

原本以为,袁绍即使无法击败曹操,但凭借着河北十几万军队,以及充足的后援补给,袁绍怎么也能和曹操对峙半年一年。

自从徐州惨败,刘备已无家可归,原指望借袁曹对峙之机,在豫州站稳脚跟,征兵屯粮,待时机成熟,再向曹操讨还血债。

“唉,袁本初也太……”蔡鹏真想骂袁绍几句,特么的袁绍你简直是个窝囊废啊!俺们在徐州没打过曹操,那时因为缺兵少将,没有粮饷。可袁绍,手下战将过百,军队号称二十万众,钱财花不完,粮草吃不光,怎么就这么废物呢?

大家都清楚袁绍惨败意味着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