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 (第1/4页)

勇一枪把头盔挑落,吓得于和亡魂皆冒,抹头就跑,这些隋兵隋将一看主将跑了,也跟着逃命。

杨勇把大枪一举,随后掩杀过来。

于和带着人正跑呢,迎面一员大将带人截住了他的去路。于和一看这员大将人高马大,正是薛举的大儿子薛仁果,大喜道:“小将军,义军来了,那使枪的贼首好生的厉害,于某不是对手,快拦住他们!”

薛仁果冷笑一声:“好,我这就拦住他,不过先得送你上西天,去死吧!”言毕,一戟刺入毫无准备的于和腹中,于和大叫一声,扔刀落马,临死还不解道:“啊?你……你……”话没说完,口吐鲜血,绝气而亡。

原来,薛家父子以搬兵为名,离开皋兰山,他们带的这一千人马没急着回城,而是在半道先把这一千人马给策反了。

他们是主将,这一千人马都是薛举的部下,没有***,跟着谁都是混饭吃,不答应当场就得被诛杀,因此,全都答应跟着薛家父子造反起事。

薛举大喜,为了不引起城中的怀疑,薛举让儿子薛仁果带领三百五十名部下,扮作“残兵败将”绕走南城门,谎称薛举被困山中,要搬兵救父,从南城门混入城中。而薛举则带着六百多名军兵也扮作狼狈不堪的样子,谎称儿子被困山中,要搬兵救子,从东城门混入城中。

天黑之后,这两路人马几乎是同时来到城门外。守城门的将官一看,的确是薛家父子,一点也没怀疑,恭恭敬敬地把二人接入城中。

薛仁果进城后,带着这三百多名军兵回了薛府,把军兵交由薛举的心腹爱将吴守仁负责,让这三百五十军兵将偷偷地把薛的家小保护起来,薛仁果进宅院找到母亲和兄弟,把薛举的密令给偷偷地说了。

夫人刘氏一听,老爷要倒反城池,举大旗成大事,吓玉体乱颤抖。二儿了薛仁越一听高兴了:“好,反的好!这些狗官早就该杀,娘,别怕,有我和大哥在,保你平安无事。”

哥俩怕母亲害怕,又安慰了几句,他们把大门一关,在家里等着父亲薛举的消息。

由于时间紧迫,薛举顺利进城后马不停蹄,连夜来带着“残兵败将”直接找郡守赵开。

赵开闻听薛举败回,吓得魂不附体,亲自接了出来,一看薛举头盔都没了,脸上连泥巴带灰土都分不原来的面貌了,再看来手下这些兵将,去时的一千兵马,眼前也就五六百人,丢盔弃甲,更是狼狈。

薛举也会演戏,赶紧跪倒磕头,痛哭流涕地请罪,把早就编好的瞎话,滴水不漏地端了出来,大致意思是自己带兵到了山下,和反贼遭遇,把杨勇杀得大败退入寨中。自己求胜心切,紧追不舍,不慎中了反贼的埋伏,自己奋斗拼杀,总算闯出重围,但儿子薛仁果被困山中,朝不保夕,请求赵大人多派兵将抄山灭寨。

赵开对薛举的话一点也没怀疑,一咬牙又给薛举派出一千五百兵马,让他务必救回儿子,铲平皋兰山的反贼。

薛举心中暗自高兴,心说,城中总共五千兵马,又给要回来一千五百人,现在等于一半的兵权在我手里。城中还剩下两千五百兵马,每个城门五百兵将守把,这样算来,赵开身边只有五百名军兵,明天晚上的大事万无一失。

薛举领命谢恩,当即表示要带二儿子薛仁越一共进山平贼,赵开点头应允。

就这样,薛举连夜点齐一千五百兵马,加上自己原来这六百余人,合在一块有二千一百余人马,辞别了赵开,堂而皇之地把这两千多人马带到薛府附近,再加上薛仁果的三百五十人,共两千五百名精兵临时扎下营寨。

新来的一千五百名兵将不知道怎么回事,不是说连夜要进山救人平贼吗?怎么在这里安营扎寨了?但主将没有命令,也不敢不多问。

一直到第二天早上,薛举传令召开紧急军事会议,百人长以上的将官都参加了,大帐里坐得黑压压的,能有四五十号,点过卯后,全部到齐。

薛举命心腹大将吴守仁带二百名刀斧手守在大帐之外,然后命人把两个儿子叫进帐中。

薛仁果一出现,多一半的将官感到傻眼,心说,不是说薛大公子被困山中了?怎么在家呢?这不安然无恙吗?都糊涂了,只有一部分将士明白其中的原委,但也不敢多言。

薛仁果和薛仁越手扶宝剑像两柱尊神一样,立在薛举身后,撇着嘴,瞪着眼,机警的眼神打量着这里的每一张脸。

薛举坐在帅位上,清了清嗓子,把早就酝酿好的反词端了出来:“各位,当今皇上杨广昏庸无道,残害手足,被骂为‘六短之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