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部分 (第1/4页)

燕王耍滑,仅派出一万兵马,还让其成未成年的儿子领兵带队过来,亏皇还刷圣旨派钦差专程走了一趟,他这是对皇和王爷的亵渎啊。”

“是啊,王爷。这小子年纪轻轻便这么狂,末将认为,王爷不该拦他,应该让他出战杨勇和裴行俨,让他吃吃苦头,撞撞南墙,长点教训才是。”

靠山王一摆手“各位将军,本王开始时跟各位想法一样,看着罗成盛气凌人的样子,也认为他太过轻狂,应该让他知道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但是不成啊,有其父必有其子,本王看这个罗成暴躁骄傲的程度罗艺有过而无不及,各位想过没有,罗成若长教训,我们脸也无光啊。而且战场刀枪无眼,万一罗少保有个闪失,以罗艺性格必然会迁怒到本王头,那样我们必将失去罗王的支持,更有甚者,罗艺或许会明目张胆跟我们为仇作对,率幽州兵与我大隋彻底决裂也未可知。眼下我大隋正值多事之秋,鲁莽不得呀。本王看来,要赢反贼杨勇,还得指望我们的金龙搅尾阵。”

三员将一听,赶紧躬身施礼“王爷忧国忧民,高瞻远瞩,我等知罪。”

第二天,杨林带着少保罗成等满营众将出函谷关,来到关西十里处的山谷,一齐观看操演阵法。

开始时,罗成觉得这座大阵摆得很新很好玩,但是几天下来,精神麻木了,又一次向靠山王主动请缨,要求兵发潼关对杨勇和裴行俨,杨林又找了借口往后拖。

后来大将白显道偷偷对罗成道“少保千岁,正所谓枪头不动,哝折枪杆,吃败仗的是他靠山王,伤损的也不是我们幽州兵,我们着什么急呀,他愿意拖拖呗。临出兵时,王爷的叮嘱少保还记得吧”

罗成点点头,自此便不再提发兵潼关之事,二将天天跟着靠山王躲在这山谷,吃饱喝足了,想看操演大阵过来看两眼,不想看,也没人强求,二将往帐一躲睡大觉,倒也逍遥自在。

时光如梭,一晃这样的日子过去了一个多月。

这天午,靠山王杨林带着众将请罗成最后一次观阵,并兴冲冲地告诉他,大阵成了,我们所等的粮草、给养及兵员也全都到齐了,三日之内必然兵发潼关。

罗成一听高兴了,带着大将白显道,和杨林等众将仔细地观看完金龙搅尾大阵的最一次演练,罗成心赞叹,此阵果然厉害,变化无穷,妙不可言。

观完大阵,杨林和罗成正要收兵回函谷关的时候,有探马来报,反贼杨勇和李靖起大兵十二万杀奔函谷关而来,贼人的先锋营已经离函谷关不远了。

靠山王一听眼眉立起来了,这群反贼简直嚣张至极,竟敢来攻伐我们遂问道“先锋营有多少人马先锋官是谁贼人的主力还有多远”

“回王爷,先锋营有五千左右,从他们旗帜看,应该是裴家父子。目前还没未发现贼人的大队人马,估计至少在八十里开外。”探马回道。

罗成一听裴家父子这几个字,又刺激了他骄狂好战的神经,原来这些天他一直憋着火,专等有机会跟杨勇和裴行俨一较高下,现在机会终于来了。

因此没等靠山王说话,罗成便迫不及待道“王爷,末将请令,愿意出战裴行俨”

第218章罗成请缨(下)

罗成迫不及待,主动请缨,要出战裴家父子,此时众将的目光唰的一下集到了靠山王杨林的脸。复制网址访问:7777772e766f6474772e636f6d

杨林手捻胡须思忖道“要对阵裴行俨非罗少保不可。只是本王这次不止是放眼一个裴行俨,而要在反贼的主力部队开到之前,吃掉他的先锋营,因此,罗少保和吴魁暂时驻守函谷关,待裴行俨到关下骂阵时,吴将军守住关城,罗少保和白将军可出战裴家父子。本王和郑将军带人马埋伏在山谷,适时杀出,抄其后路,一战可让贼人的先锋营全军覆没。”

“诺。”几员大将施礼应允,罗成觉得靠山王安排得不错,只要让自己对阵裴行俨成,因此和白显道欣然领命。

罗成和白显道、吴魁三员大将回到函谷关,到了午后,裴仁基父子的先锋营到了关外。

按照裴仁基的意思,先不要接近关城,将先锋营找一高地安营下寨,等杨勇的大队人马开到后再行开战,这也是军师李靖的意思,但裴行俨不同意,施礼道“爹,先锋先锋,有事先行。有事不行,何为先锋王爷对我们裴家天高地厚之恩,我们投奔义军之后,寸功未立,这怎么能成呢依孩儿之见,我们在这里坐等也是等,不如先打一战,不求能打下关城,若能取敌将的几颗首级献于王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