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部分 (第1/4页)

关,贼人再能耐瞪眼没招,何必跟他斗气呢”

说到这里,靠山王也感到尴尬,曾几何时,自己驰骋沙场,所向披靡,兵锋所至,敌人不无闻风丧胆,望影而遁。可如今却成了含蓄劝战的角色,实在是老夫的悲哀呀,看来,本王真的是老喽

罗成仍然不服不忿,继续施礼“王爷的意思要跟贼人长期对峙那要到什么时候末将还等着回去向家父复命呢,眼下幽州兵伤亡这么重,要不斩下贼人的首级,末将有何颜面回幽州面见家父王爷脸也无光呀,求王爷成全。”

“好吧。”靠山王无话可说了,只得点头叮嘱道,“罗少保少年英雄,枪法盖世,但是强自有强手,少保要出战,本王也不好阻拦,只是要多加小心,杨勇这段时间诡异得很,不是省油灯。少保要想完胜他,可以设法把杨勇诱入关西的金龙搅尾阵,只要他进阵,管叫此贼插翅难飞。”

“多谢王爷好意,末将记下了。”罗成嘴说着,心不屑道,你这老头给本少保出的什么馊注意,让我用奸计暗算他,这岂是我罗成所为我们罗家枪盖世无双,从没打过败仗,靠的是真本事,不须用歪门邪道。父王半生如此,到我这一辈更不能给他老人家丢脸抹黑,把杨勇引入大阵,胜也不光彩,反而有辱我玉面寒枪的威名。亏你还称什么靠山王再说这杨勇并非等闲之辈,施个败取胜的卧马回身枪,他都能识破,把他引入阵,谈何容易”

靠山王见罗成答应了,心高兴,仍然命大将吴魁守好关城,让大将郑天顺到关西十里的山谷,命大阵做好准备,只要义军敢来,来多少困住多少,到时候不怕贼人不除。安排好这些后,和罗成、白显道点兵一万出关骂阵。

隋军刚骂没几句,杨勇带着军师李靖等义军将士出营列阵。本来李靖也不同意杨勇再和罗成鏖战,因为二人的武艺实在难分高下。李靖跟他说得明白,既然不想跟罗家父子为敌,既然想收降他们,在没有想出万全之策时,不必再和他对阵,伤了谁都不好,如果杨勇有个闪失,义军旗倒兵散了;而如果罗成有个三长两短,幽燕王必然视我们为死敌。

但杨勇对这件事看法不同,觉得要收罗成这样的牛人,只有以武服人,而且觉得自己有这个能力,他坚信罗家枪靠后几百年才出现的高家枪应该能胜过罗家枪。即便是胜不过也没关系,那寄希望于晚,再和美女玩玩激情,将自己的激情神枪再升升级,让杨家将最厉害的杨六郎或者是抗金英雄岳飞来对付他,肯定万无一失。

但是这些事情没法跟李靖挑明,于是安慰李靖道“军师不必担忧,本王已经有了降敌之策,今天赢不了罗成,明天一定得把这个玉面寒枪拿下,你瞧好吧。”

李靖半信半疑,暗道,真的假的,王爷有什么高招儿,这么有把握也说不准,王爷此人,常常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看那意思,他不愿明讲,自己也不好多问,但愿如此吧。

二人商定好之后,这才点兵应战。

双方压住阵脚,杨勇和罗成冲到沙场,杨勇提出,二人要单挑一直到分出高下为止,谁也不能让其余将士帮忙,不准放冷箭等暗器,问罗成敢不敢答应罗成慨然应允,两个人又回到双方军阵前叮嘱一番。

义军将士对杨勇都有信心,包括军师李靖在内,认为杨勇已经想好了计策。只有玉镜公主和李婉儿心里有些忐忑,害怕累着自己的男人,更怕杨勇有什么闪失,毕竟二人的武艺相差甚微。战场刀枪无眼,充满了变数,万里有个一,后果不堪设想。但到了现在,想阻止、想换下杨勇均已不可能。

这边的靠山王杨林暗埋怨罗成,年轻气盛,自作主张,好勇斗狠,不听忠告,一意孤行,肯定要杨勇的当,想从阻止但已经晚了,只有由着他们二人单挑。

杨勇和罗成叮嘱完自己的将士后,纵马舞枪杀在一处。这次交战,杨勇仍把握一个原则,只要罗成拨马败走,他不追赶,罗成也使出不他的卧马回身枪。罗成气得吐血,后来干脆放弃这一绝招,使开罗家枪跟杨勇拼命了。杨勇则把高家枪的套路全都端了出来。这次二人杀得时间更长,一直战到傍晚,仍然不分胜负。

后来杨勇也泄气了,看来自己错了,这晚了几百年的高家枪也胜不了罗家枪呀莫非这“发展观”在枪法失灵了

穿越前,老子在学校里可学过,这“发展观”可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论的观点,人类进化,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朝代的更迭,等等,一切事物都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变化的,这枪法也不应该例外,可是这多发展了几百年的高家枪,怎么胜不了罗家枪呢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