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部分 (第1/4页)

一看这里离临邑超过二百里了,后面没有追兵,暂时安全了,二将命令队伍停住,临时休息,打算天黑以后再继续赶路。

这些兵将的确都累坏了,有的拿出干粮狼吞虎咽啃起来,噎得嗝嗝直翻白眼儿,赶紧又拿出水袋抽了两口水,这才算缓过来。有的连水袋和干粮都跑丢了,只好向其他将士讨上几口吃喝。有的连累带困干脆顾不得吃了,也不管地上是什么了,倒头便睡,躺下来就鼾声如雷。

看着手下的兵将和战马横趟竖卧了一地,狼狈不堪的样子,两员主将也没怪他们,因为他二人也累坏了,除了饥渴难耐外,上下眼皮上打架。

这时亲兵队长给李孝恭和马三宝递过来干粮和水,二人随便吃了两口又喝了几口水,觉得舒服多了。二人下马将缰绳交给手下人,安排好巡逻人员后,靠着一颗树二人很快也睡着了。

也不知睡了多长时间,忽然被手下将士推醒:“将军快醒醒,秦王的人马到了我们的援兵来了”

二将从睡梦中惊醒,起来揉了揉眼睛,往远处一看,远处征尘大起,来了一支人马全是骑兵,风卷旗号,渐渐看清楚了,旗上面绣的红色的“唐”字和黄缎的“罗”字随风飘舞,证明这的确是自己的人马。

这时有人向二将报告,这是秦王殿下的先锋官罗成的人马到了。二将一听喜出望外,赶紧整理队伍,迎了上去。

来的正是罗成的先锋营。罗成也是风尘仆仆的,这一路上马不停蹄,当他看到李孝恭和马三宝在此歇兵,他们这支人马也累坏了。罗成收住战马,命令队伍临时下马休息。

三将下马后,寒喧已毕,罗成问二将临邑城的战况和公主李秀宁的情况。

李孝恭和马三宝面带愧色,将这几天的战况讲了一遍,罗成一听哥哥罗松和公主李秀宁全被杨勇活捉了,临邑城也被攻破了,罗成那张脸唰地一下就变了。

这小伙子本来面白如玉,不苟言笑,不管什么时候脸上都带着一股阴冷之气,因此被称为玉面寒枪。现在一生气,那张脸更白了,跟白面判官差不多,二目凶光一闪,咬牙道:“杨勇匹夫,本将军跟你势不两立二位将军,正好我们兵合一处,复夺临邑城,找杨勇算账,搭救公主和我哥哥罗松。”说完,他飞身上马命令属下准备出发

李孝恭把他拦住了:“罗将军且慢。杨勇神枪无敌,诡计多端,加上有李靖给他出谋划策,更有那罗士信悍勇非凡,极难对付。并且他们还有十万人马,眼下就我们这两万余人,复夺临邑解救公主和罗松将军实在没有胜算,依在下看,还是等秦王殿下的大队人马开到以后,再和杨勇一较高下为上。”

第451章罗成的心愿

没等李孝恭说完,罗成眼睛瞪得更圆了,寒光四射。根本不正眼看李孝恭,暗道,你让本将军等秦王到了再和杨勇较量,可能吗你们两个懦夫

罗成的狂傲是出了名的,另外罗成这次来的一个目的也是他三年来沉积在内心的一个心愿,就是要和杨勇一较高下,以雪当年函谷关战败之辱。

想起当年函谷关外那场鏖战,罗成就来气。他和杨勇第一次单挑时,从早上打到上午,从下午又到打到晚上,最后又挑灯夜战,打了整整一天也没分高低上下。可是第二天,二人再单挑时,没几十合自己就败了,而且还是败在他们家枪独创的绝招卧马回身枪上,这是他三年最窝气憋火的事,也是最想不明白的事,他杨勇怎么可能会我们的罗家枪

那时罗成一气之下也不管靠山王杨林了,也不管他爹的命令的,带着人马回了北平府。他到北平府后,罗艺也深感意外,不相信世上会有这样的怪事,但儿子兵败是事实,又不得不信。从那时起,这父子俩提起杨勇都是愤愤不平,耿耿于怀。特别是罗成一心苦练武艺,后又拜认了双将大将定延平为干爷爹,跟着他学习枪法,后又跟着哥哥罗松切磋武艺,这一练就是三年。

三年来,罗成的枪法又精进了一大截,这期间他一直憋着一股气,那就是非要跟杨勇再决斗一次,一定要把杨勇给擒住,逼问他的枪法是从哪里学的,然后再在两军阵前把杨勇给挑了,才能抚平他胸中的这口恶气。

今天一听李孝恭又在说杨勇神无敌,罗成不由得怒火中烧。李孝恭还没说完,罗成便打断了他:“算了,你们在这里慢慢等秦王殿下吧”说着,对手下喝令一声,“先锋营全体兵将听着,天黑之前,务必赶到临邑城下,违令者斩出发”

说完也不看李孝恭和马三宝这些人了,抄枪上马一马当先奔临邑城方向跑下去了。手下的这一万骑兵都知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