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部分 (第1/4页)

离走马换将的既定时间还有五天,这时探马来报,刘黑闼带兵五万向北绕过德州攻取衡水去了。杨勇一听,赶紧把魏征和李靖、苏定方叫到帐中商议军情。

三个智囊一分析,一致认为衡水是连接山东和与河北的咽喉要塞,绝对不能有失,否则,义军西部的供给线就被掐断了,洺州和魏郡等地皆暴露在唐军的攻击之下。更要命的是,德州、临邑、武城这几座州郡的义军就只剩下西南面的清河县一条退路了,那就危险了。衡水现在的守将是罗士信,城中兵马不足两万,唐将刘黑闼有勇有谋,又有五万精兵,众寡悬殊。因此,必须立即增兵衡水。

杨勇点头,立即派大将杜义引两万义军火速赶往衡水,助罗士信守城。

这道命令传下去以后,杨勇问计三个智囊,走马换将之后,如何让姜氏劝罗松投降之事。

李靖一笑,胸有成竹道:“王爷不必挂心,这个属下早就想好了,罗松忠厚,从他千里携母寻父来看,此人是个大孝子,只要姜氏到了临邑城,不用怎么劝,罗松自然会投降以王爷麾下,到时候我们只需优待姜母即可。”魏征和苏定方也赞许地点点头。

这时,有小校进来跪报:“王爷,军师,大事不好了,大唐的太子李建成率大军十万,三日前突然出现洺州城外,洺州现已落入唐军的手中。”

这一消息如当头棒喝,杨勇和李靖等人听后惊如泥胎。

第473章杨勇挥泪进德州

杨勇等人听了小校的报告,几乎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认为报事的弄错了,大唐太子李建成不是在潼关和徐茂公开战吗双方对峙了两三个月无果,他什么时候跑到河北来了但报事探马的消息一般是不容置疑的。杨勇心中一沉,哎呀,糟糕

然而,更糟糕的事还在后面,还没等杨勇等人理出头绪,又一个报事的小校跑进来了,“报王爷与军师得知,唐高祖李渊御驾亲征,带着齐王李元吉和双枪老将丁彦平等十万将士已经开到了定州。”

惊愕

当时杨勇的脑子有点不够使了,三个智囊也感到震惊,一个李世民我们还没摆平,李渊和李建成也亲自来了这下好,李家父子一大家子算是到齐了,又来了二十万唐军,看来李渊这次真是下了大本钱了。

幸亏魏征和苏定方这路人马来得及时,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杨勇和三个智囊商议后,让军师魏征留下五千人马增援清河,让他带所部五万人马出河清向西迎击李建成的兵马,不得让这路人马东进,大将秦琼和程咬金随军听用。

魏征领命走了以后,李靖和苏定方建议杨勇再次向衡水增派将士,杨勇认为着也很有必要。因为定州离衡水并不远,李渊的人马很快就能开到,再加上刘黑闼的五万人马,唐军就有十五万人马。而目前算上杜义带去的两万人马,镇守衡水的义军总共不足四万。而且,罗士信和杜义毕竟年轻,二将皆是勇武有余,谋略不足,如不增援,衡水前程堪忧。

可派谁去呢李靖和苏定方都是合适的人选,二将也都主动请缨,没等杨勇做出决定呢,噩耗传来,衡水失守,近四万将士几乎全军覆没。大将罗士信和杜义中了刘黑闼的诱敌之计双双阵亡后,被悬尸衡水城头。

杨勇的脑袋嗡了一声,像被重锤击了一下似的,差点晕倒,多亏被李靖和苏定方扶住了。

杨勇当时就哭了,人不伤心不落泪,不在于性别。这二将不仅是杨勇的属下,还是他最好的兄弟,特别是杜义,自十几岁时从难民营逃出来就跟了杨勇,这么多年来,一直是鞍前马后,冲锋陷阵,忠勇可嘉,为义军立下汗马功劳。后来跟随魏征坐镇大兴城,这又随魏征跋山涉水前来擒王,可是兄弟俩还没见着面,杜义就阵亡了。

更有那五虎上将之首的罗士信,自打他们姐弟从瓦岗投靠杨勇以来,也是屡立战功,与杨勇形影不离,不止是亲戚,比亲兄弟还亲。如今二人死得这么惨,杨勇是性情中人,怎么接受得了

李靖和苏定方好一阵劝慰,杨勇才算稳定住情绪,这时罗士英也得着信了,当时也哭晕过去了,被救醒后,哭成了泪人,跑进营帐,要求杨勇宰了李秀宁和罗松、罗成为这二将报仇。

杨勇抹干眼泪,强忍非痛劝道:“英子,我们不能那么做,冤有头,债有主,要报仇只有找刘黑闼,此事与李秀宁和罗家的两位少保无关,本王不能滥杀无辜,那与昏君有什么两样再说了,我与秦王李世民已经约定走马换将,此时要杀了人质,会失信于天下,落下骂名的。”

罗士英含泪点了点头,主动请缨,要杨勇给她一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