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部分 (第1/4页)

从上午一直杀到下午,直杀得昏天地暗,日月无光,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王雄一看,将士们也不能取胜,杨勇身边的二男三女太过勇猛,自己的人马损失惨重,傍晚的时候,他一声令下,吴军将士跟着他才逃之夭夭。

杨勇带人在后面追杀一阵,徐茂公怕中了王雄的诡计,传令收兵了。

直打了一天,杨勇等人也累坏了。打了这么多次仗,什么样的兵将都见过,但吴军这样战斗力还是第一次遇见。杨勇心中佩服这个王雄治军有方,同时也纳闷,这个家伙是用什么办法训练出这样的将士这些人为什么都不怕死,都这么甘心情愿为他战死呢他有什么招呢不会是用了什么激素类的药品吧,小说中可能会出现,但在隋唐时期也没有这种药哇。

除非有撤退的命令,就一直前进,只能战死,不能后退。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尤其是让三军将士都统一做到更难。战场上双方混战,大都是打赢了就追,打不赢就跑。三军将士齐心协力以竞死的精神开战,包括见多识广的徐茂公也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兵将,他也对吴军的这种超常战斗力赞叹不已。

这一场鏖战,虽然把王雄的人马打退了,但伤亡人数很快报上来,这次战斗义军损失惨重,伤亡了三万余人,而现场清点吴军的死尸,只有不到两万,一个俘虏也没抓到,这样的胜仗,颇有些讽刺。

杨勇眉头紧锁,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其余的将士也没有打胜仗的气氛,徐茂公传令三军清扫战场,救治伤员,就地找合适的地形安营下寨,休息整顿兵马。

晚饭过后,徐茂公怕王雄的人马半夜来偷营劫寨,跟杨勇商议过后,进行了一番布置,还专门派出罗松和尉迟恭各带一万精兵在营内埋伏,其余将士兵不离刃,将不卸甲,随时准备战斗。

一直到四更天,留下站岗和巡逻人员,这两万伏兵才撤去。就这样,一直到天亮也没有吴军的影子。

临近中午时,探马来报,王雄的人马撤出一百余里,占据了对松山,在那里等着义军,扬言要与杨勇的人马决一死战。

杨勇和徐茂公闻听赶紧命人取来军用地图,很快找到了这座山,山不算高,但要收复许昌和南阳,这里是必经之路。如果绕道也不是不可以,那就从嵩山退回洛阳,从山东或陕西等处进军,这完全不是个办法。

既然绕不过,那就必须得拿下这座山峰。杨勇赶紧找来附近的百姓,向他们了解对松山的具体情况。

半天以后,杨勇才弄明白,原来这个对松山,其实是两座对立的山峰,两座山峰下面是一条道路,不宽,仅能容一架马车通行,这样的窄路绵延两公里,两座山峰顶上各长着一颗千年古松,因此,这座山起名叫对松山。

杨勇又命人取来地图,仔细查看这一带的地形地貌,再一看这一带全是山,嵩山东部是少室山,西部太室山,山连山,岭连岭,山岭重叠,一眼望不到边,这里还就只有这一条路能通过,杨勇看完后地图后,彻底没招了。

很明显,这是王雄早就看好了地势,设下的口袋让义军往里钻。且不说他们的军队战斗力如何强悍,他们派人守住对松山,这么窄的道,居高临下,放箭、扔石头、放滚木,谁能过得去除非长了翅膀。

杨勇问计徐茂公,徐茂公也是紧皱眉:“王爷,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只管进兵吧,到山下再说。”

就这样,杨勇和徐茂公带着十几万大军浩浩荡荡往对松山开来。到那一看,杨勇心里彻底凉快了,地图上显示这座山的海拔不高,一千米不到,但是地势险要,立石如刀,卧石如虎,更有悬崖绝臂,如刀削斧剁一般。

吴军在半山坡扎营,守住两边的山口,封锁上边的路口,要想攻上去,简直势比登天,要想从中间的道路上通过,杨勇的这点人马全都垫上去恐怕也不够。

这一下,杨勇和徐茂公在营帐中可就转开圈了。

509。第509章人家就是不想离开你嘛

攻山没有希望,走窄道从这里冲过去,更不现实。请大家搜索品#书网看最全更新最快的要想从对松山通过,必须先打垮王雄这路人马。杨勇带兵在山下列阵,连日骂阵,山上根本就没动静。看着两座山腰漫山遍野的吴军营寨和五色旗帜迎风飘摆,杨勇和徐茂公一时束手无策。

就这样过去了半个月,战事毫无进展。徐茂公建议杨勇假意撤兵,诱敌出山,杨勇答应了,兵退嵩山凹,派罗松和尉迟恭中途设伏,企图夺下对松山,可是又折腾了半个月,才知道这一计白施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