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部分 (第1/4页)

此时,杨勇在余杭整顿兵马已有一个月,完成了调兵谴将和首批粮草的筹备工作,正有伐楚之意。林士弘称帝算是给了杨勇一个借口,让万人长赵淳带兵守住余杭,然后和军师徐茂公起大军四十万,包括十二万水师,攻伐楚王。

随行的大将除了几个美女外,还有罗松、尉迟恭、李子通、侯君集、林文远、乐伯通等,仍由大将张公瑾负责督运粮草,水师由廖勇、白玉、碧儿和珠儿等四人负责,四十万大军出余杭过金华府,走衢州,一路上浩浩荡荡向西进发。

一路上,攻州取郡,势不可挡。这一天,杨勇的大军开到鄱阳郡地界,遇到了林士弘的主力,双方在城东四十里处的平山镇摆开战场。

几十万人的战场,场面相当庞大。杨勇立马站到义军的队伍前面往对面阵营观看,双方相距也就是二百米左右,见楚军阵营整齐,兵似兵山,将如将海,刀枪如林,旌旗连天,一眼望不到边。

正中间黄罗伞盖下,立着一匹黄膘马,马上坐着一人,身材魁梧,头戴龙冠,身披滚龙袍,腰悬天子剑,一张四方大脸,正威严地盯着杨勇看。

杨勇一看,这肯定是林士弘了,真够派头呀,看这意思还是御驾亲征。

这时,林士弘军阵中一马飞出,马上一员铜盔铜甲的大将手提大槊冲到两军阵,此将面赛黑胶泥,在阵前边溜马边叫阵,口口声声要跟杨勇大张三百合,嚣张至极。

“能跟老子大战三百合的人还没生出来呢!”杨勇根本没拿正眼夹他。这时杨勇身边的男女大将们纷纷讨令出战。

杨勇不知敌将底细,这头一阵很重要,如果输了三军士气就失了,杨勇看了看讨令的众将,令尉迟恭出战,皂袍大将领命后,摧马抖枪直取敌将。

二人报通名杨勇才知道,此将叫张九成,杨勇没听说过这个名字,不用打就已经猜到了结果。因此,杨勇只是心不在焉地看着疆场。这时二将就杀在一处,几个对冲之后,二马盘施就纠缠在一处。

杨勇一看这个张九成真有两下子,马快槊沉,呼呼挂风。尉迟恭更不含糊,手中大枪上下翻飞,神出鬼没,二十个回合,没分胜负。杨勇不住点头,能跟尉迟恭打成这样,也算得上是员猛将了。

这时,二马开始错蹬,尉迟恭眼明手快,枪交单手,迅速把豹尾钢鞭拽出来了,二马刚错开蹬,尉迟恭的钢鞭从空中就落下来了,张九成躲避不及,一声惨叫脑袋被砸漏了,死尸裁于马下,无主人的战马落荒而逃……

本书来自品&书#网

666。第666章二连胜钟熊逞威

“打得好!尉迟将军旗开得胜马到成功了!……”杨勇这边的将士齐声高呼,声势震天,杨勇在马上也很得意。请大家搜索(品&书¥网)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说

杨勇这边的人高兴了,楚军可震动了,因为张九成并非等闲之辈,乃是林士弘麾下的八大槊的头一位,可是这样的猛将却出师不利,头一阵就败了。林士弘心里也是一震,这个黑鬼太厉害了,尉迟恭名不虚传呀。

这时气坏了一人,“陛下,末将不才,愿意取贼人的脑袋,为张将军报仇。”

林士弘一看讨令出战的正是大刀将钟熊,官拜车骑大将,乃是自己麾下的四大刀之一,便点了点头。

钟熊得令后,摧马提刀冲向两军阵。然而此时,战场上已经换人了,尉迟恭已经回去了,代替他的是大将乐伯通。

此人原是丹阳的盗贼,后投到李子通的麾下,屡立战功,很得李子通的器重,这次和李子通一起投降了杨勇。

刚才张九成叫阵,别的大将纷纷请令,李子通和乐伯通也很积极,见杨勇没派他们,二将有些失望,有一种被埋没的感觉。尉迟恭赢了一阵,李子通向乐伯通递了个眼色,乐伯通会意,他也想露一手,证明自己不是饭桶,更要的是想表表忠心,赢些功名,以取得杨勇的信任。

原来李子通和乐伯通等人一直怀有二心,他们私下里跟毛文深有过串联,他们要等待时机,但首先要取得杨勇的信任。

因此,乐伯通再次请令出战。

杨勇也不想打消乐伯通的积极性,也想看看他的身手,见尉迟恭又赢了一阵,因此便同意了。乐伯通得令后,从鸟翅环得胜钩上摘下一口长杆大砍刀,拍马冲向两军阵,把尉迟恭换了下来。

此时楚将钟熊冲到乐伯通近前,二话不说抡刀就劈。

“来将通名再战!”乐伯通看敌将力猛刀沉,没敢接他的刀,一拨马闪身躲过,大喊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