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部分 (第1/4页)

�淼幕�崃耍�

其实不用曹操下令,心惊胆裂的曹操军士兵已经在扣嗓子眼往外狂吐了,可惜董崇和他那个冒牌大哥是一丘之貉,向来喜欢乘人之危,既然有痛打落水狗的机会,那有不大打特打之理?邺城中战鼓齐擂,四门大开,无数邺城百姓与董二军杀出城来,士气沮丧到极点的曹操军那里抵挡得住,曹操大哭泣血,只得指挥军队向南逃窜,而董二军也不追赶,只是专拣中毒落单的曹操军士兵围杀,砍下首级去换军功,甚至连已经中独而死或者战死的曹操士兵首级,这帮家丁和老弱辎重兵也不肯放过。

董崇身负守城重任不敢轻出,只是在邺城城上得意大笑道:“来人啊,快马去给贾军师送信,让他不用派援军了,二爷我以少胜多,已经把曹操彻底打败了!”董崇见田丰脸色不善,马上反应过来,又陪笑叫道:“还有,先派人去魏水河下游,通知沿河居民暂时不许饮用河水!”

第十二章 冀州混战(7)

初平六年二月二十七日,春夜,黝黑的夜空飘下稀稀落落的春雨,细如发丝,带来阵阵凉意,让地面又湿又滑,在这个春雨连绵的夜里,冀州广平通往凤凰山必经的一个山谷两旁,无数董卓军士兵静静的躲藏在树林中、草丛里和乱石后,春雨浇湿了他们的全身,小虫子爬进他们的甲衣里,他们一动不动,这些士兵都是董卓军中身经百战的精锐者,最短的军龄就有三年,只要打赢这场伏击战,他们每个人就可以得到二十亩以上的冀州良田,他们的家人就可以安安稳稳的过完下半辈子,为了生存与美好生活,他们的意志战胜了寒夜与凉雨。

夜雨越下越大,贾诩在六名亲兵用手支起的绿色帐篷下默默的用望远镜注视着远方,这是一场险些夭折的伏击战,两天前,贾诩接到董崇十万火急的求援信,告知贾诩曹操军突袭邺城,贾诩当时吓得魂飞魄散,邺城不光是董卓军在冀州的大本营,还有堆积如山足够全冀州百姓使用一个月的粮草,大量董卓军的镇军之宝投石车、脚张弓和火药桶,一旦落入曹操军手中,不仅能使曹操军完全解决缺少粮草的头疼问题,还能使曹操军的战斗力再上一个台阶。不过在贾诩先派出赵云率领西凉铁骑去救援邺城并准备放弃全歼袁绍军残部的机会时,董崇又派快马给贾诩送来消息,他已经在邺城打退了曹操军的主力,有效杀伤了曹操军的大量精锐,让贾诩不必再派援军了。开始贾诩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过在信使详细解释了邺城保卫战的前后经过后,贾诩终于拍额庆幸,先叹服董崇的无敌运气和出神入化的下毒手段,又通知赵云军继续追杀士气崩溃的曹操军,争取把曹操军赶出冀州,最后才挥师北上,在这个山谷中设下埋伏。

其实贾诩与袁谭约定的伏击地点并不在这个山谷里,只是贾诩担心袁谭临阵变节,导致董卓军功亏一篑,所以将埋伏地点改到这道袁绍军进军的必须经过的山谷里,不管袁谭是否真心替董卓军效劳,袁绍军的部队想要救援袁绍,就必须通过这条山谷,仅有五万兵力的董卓军也可以利用有利地形,一举全歼袁绍惨存的主力十二万人马,剩下的那些袁绍军兵力,就永远不是董卓军的对手了。

一名董卓军斥侯匆匆跑到贾诩身边,向贾诩低声禀告道:“禀告军师,敌军主力已至谷前五里,不知为何又停下前进,只是派出数百人进谷中探察。”

“会不会敌人发现我们的埋伏了?”贾诩身边的吕布担心的问道,贾诩摇头,低声道:“不会,此谷地形险恶,审配精于用兵,见到如此危险的地段,定然先派斥侯查明有无埋伏,再行进军。”

“传令下去,让众军沉住气,没有命令任何人不得擅自进攻,那怕敌人的斥侯踩在他们的头,也不准动弹,违令者,斩!”贾诩又下令道:“派快马去通知臧霸将军,让他佯攻凤凰山,引敌人火速救援。”十余名传令兵各自去下发命令,贾诩又默默坐到一旁,开始与审配比试耐心。

三百多名袁绍军斥侯打着火把先后进谷,逐步搜查山谷两旁,专挑树林密集处去,埋伏在树林中的董卓军士兵大气都不敢出,只是悄悄把披在身上的茅草与树叶遮盖得更密一些,让袁绍军斥侯更难发现自己,那怕袁绍军斥侯踩在自己的身上,也不作任何动弹,更有士兵甚至咬得嘴唇出血,都不让自己发出半点声息。而躲在乱石堆和荆棘丛里的董卓军士兵情况更惨,被乱石荆棘挂得全身是血,都要闪躲袁绍军斥侯的火光。

董卓军士兵的毅力战胜了袁绍军斥侯的耐心,北方开春的夜晚还极冷,袁绍军斥侯又被强迫深夜来冒险探山,本就怨气满腹,探察起来不免有些草率,常常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