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部分 (第1/4页)

听到赵群这么说,姚老先生才放心。

而到了半夜,这位姚家的顶梁柱姚老先生果真病死了,他儿子要扶灵回乡,玉彤包了五百两银子给他们,还送了两个下人。

这无疑对于桃宜和林氏来说都是晴天霹雳,回到乡下能干什么,这小小的会宁虽然比不得京城,可现在也慢慢的繁华起来,来往的都是官家千金和夫人,回到京城后难不成让她们再去做泥腿子?

“桃宜,走吧,娘收拾好行李了。”林氏终究比桃宜要学会认命多了。不走那是不可能的,公公都过世了,她们不去守孝,恐怕要被人戳脊梁骨。

第一百一十一章 瓜熟蒂落

走了桃宜这个学生; 汪淑儿深感孤寂,桃宜虽说是个小姑娘,可她说话常常能说到点子上,跟她还挺说的来的。

别的女学生都是些小官家的千金; 大多数的心都不在学堂; 还有一些人喜欢打听富贵人家的生活; 令她不胜厌烦。

还好丈夫今天要回来,她拿出了最近看的一篇文章,等丈夫回来二人一起品读。可天黑了谢大少却还没回来; 管事嬷嬷担心道:“大爷不会出了什么事吧?要不要派人去问问。”

汪淑儿也觉得不对劲:“好; 您带人过去看看吧。”

人还未派出去; 谢大少回来了; 他神情疲惫; 管事嬷嬷不敢多言语; 让人准备了热菜热饭给他吃。他却一口都吃不进去,管事嬷嬷看站在一边的汪淑儿; 埋怨起她来; “大奶奶,您劝大爷吃一口吧。”

站在这里装什么木头啊,又不是小姑娘家了; 也不知道娶她进门能做什么。

汪淑儿还算有点眼色; 只不过以前被谢家人捧着; 便随心所欲起来,全然忘记在安平侯府的时候; 她有多么的小心翼翼。

“你好歹吃点吧。”

谢大少掀了掀眼皮,“嗯,好。”

看他埋头吃了起来,汪淑儿才松了一口气,看,丈夫还是跟以前一样,只是她晚上要跟丈夫一起看书的时候,却被丈夫推说太累了需要休息。

谢大少不过回来两天,又要去荒地,以后还不知道多久才回来一次。管事嬷嬷正好收到谢大太太的信,索性拿了给汪淑儿看,“奶奶,太太说让您去帮忙去疏通疏通关系,大爷现在在荒地,能走动的有限,您去走走世子妃的门路试试?”

若是别人说也就算了,谢大太太对这个儿媳妇算是不错了,平时也少有苛责,更没有送妾送通房的。她的嫁妆铺子辛家送了两间,谢家也给了不少,倒是女学虽说挣了不少,但比起谢家给的,简直是九牛一毛。

所以谢大太太的信她还是很重视的,也决定去指挥使府去看看她,但至于说不说软话,或者求情,她觉得不妥。谢大太太不了解会宁府真实的官场生活,人说以直道走之,这样上门去贿赂别人,这不是把把柄往别人手中送吗?

更何况张玉彤心眼小的很,说不定还会嘲笑自己,再说她也希望看到丈夫凤凰涅槃,毕竟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嘛!

抱持着这样的想法,她不尴不尬的去了都指挥使府,此时玉彤已经是临产期了,由世子赵群扶着亲自在园子里面走,玉彤是走一步歇三下。她自己还忧心,也不知道有没有上次那么走运,能够平安生产。

“以后不生了……”

“啊……”玉彤很惊讶他说这句话。

别人都说她福气好,可是玉彤每次生产都比别人凶险好几倍,赵群看的是心惊胆战,反正也有了初哥儿了,再多个儿子或者少一个也无所谓了。

玉彤也没想到作为封建时代的一个男人,而且还是这样位高权重的人,能因为心疼自己让自己别生了。

她不由得紧紧握住赵群的手:“你怎么对我那么好啊?”

赵群听了她的话,头一次笑起来看上去好似有光环一样,温文的好似冰雪都能融化一样,对她很是宠溺道:“我不对你好又对谁好。”

这句话他之前也说过。

“世子妃,谢家大奶奶过来了,说是找您有事。”春樱也不想破坏人家两口子相处,可还是硬着头皮过来了。因为谢大奶奶很少登门,她还怕是真的有什么事情。

玉彤无奈对赵群道:“那我先去看看吧。”

春樱跟春华驾着玉彤一起去前堂,果真看到汪淑儿坐在那里喝茶,汪淑儿也看到丫头们架着玉彤过来的,情知她肚子太大了,可能走不动,脸上少见有了些歉意:“我来的不是时候,早知道就过几天再来了。”

玉彤艰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