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 (第1/4页)

得不再次商讨,犹豫起来。让众人大费其神的原因便是,后方传报,枣阳、新野、郑县等地皆发现了刘备军的身影,人数虽然不多,但是个个武艺精湛。这些部队的行动飘忽,来去无踪,已有大量的侦探斥侯被截杀,不少防备稍弱的亭县被突袭,此时已近秋收季节,征辟的民夫正散布各处准备收集残余的粮草,正是这分散的民夫可成被打击的对象,让他们痛苦不堪,据报,已有十几处防卫薄弱之处遭受袭击,守卫士卒被杀,粮草军械被一抢而空。些许粮草兵械但他们来说,犹如九牛一毛,对大军没有丝毫的影响,真正让他们心惊的便是新野、郑县两地乃粮道必经之处,一旦有什么闪失,后果不堪设想。河北袁绍军官渡惨败之战犹在昨日,他们又岂敢掉以轻心。曹操端坐椅上,感受着空气中压抑的气氛,便首先打破了沉寂,侧过头去看向左侧排头之人,缓缓说道:“公达可有良谋?”被曹操唤为公达之人两鬓些许斑白,虽年已不惑但一眼看来精神颇佳。尤其是双眼之中闪动的神韵让人一望便生出亲切之感,只需一眼便能感觉到他脑海之中无穷的智慧,这个慈祥长者便是被曹操倚为左臂右膀,专职为其出谋划策,现任中军师的荀攸。荀攸略一沉吟便昂道说道:“丞相,刘备素有贤名。前番寄居刘表篱下,刘表虽待其极为热诚,但必深深防备。故只任其屯居新野小县,钱粮军械均严加控制。由此看来刘备帐下兵马不过数千,其中大部还是从新野之地招募之流民,从樊城以及长坂两战来看,樊城守卒悍勇无比,千余人便能硬生生从前军五万大军之中杀出重围,可见其战力之强悍,此部当为刘备之精锐。而长坂之战中,刘备军士卒战阵虽然严密,勇猛有余却不知变通,必是新近招募之兵,其两部人马皆损伤惨重,根本没有分兵袭我粮道之可能。斥侯所报之敌卒必是樊城一战中突围而去的敌卒,依我之见,只需增派越骑营三千骑卒巡查与樊城、新野一线可保万失一失,前部计策不变依旧分两路直取华容与江陵两地,围歼刘备残余之兵。”荀攸话一说完,对面武将队列之中便跨出一人,魁梧身躯紧裹鳞片战甲,伴随着一步跨出而叮当有声。众人抬着一看,正是曹军前部统率,征南将军曹仁。此刻曹仁面带愠色,瞪着双眼紧盯荀攸,似乎对他当着众人之面说出樊城一战被敌人突围重围而愤怒,而荀攸所言也让他感受是在挖苦讥讽他。“丞相,军师之言恐怕不妥!”曹仁愤然说道。曹操素知曹仁处事谨慎,胆大心细,闻言立即坐直身躯,来了精神。“丞相,樊城一战,刘备军士卒千余人几乎全部战死,逃出去的不过百余人,还大部带伤。但据斥侯探报,四散攻击的敌卒在二三百人以上,战力十分的强悍,这仅是探知的敌军,假若还有隐藏在各处之敌军,那就不可轻敌了,大军远征,粮草便是全军将士的生命,出现任何一丝的差错都有可能造成不可估计的损失,如果粮道被断,不止是我三十万大军全军覆没,就连征调的那百万民夫也无法幸免。末将以为,再征调一万大军稳守新野、郑县各地,同时前军全力夺取江陵,以荆州之钱粮充实大军,为万全之计。刘备丧家之犬,荆州南面各郡旦夕可下,东面有孙权、周瑜虎视眈眈,以丞相大人横扫华夏之威势,他日一纸令书传到柴桑,孙权小儿必亲手取那大耳贼之首奉上。”曹操微眯双眼,嘴角露出一丝笑意,点头说道:“子孝之言深合吾意,今日之势主动之权尽在我方,优势颇大,需以夕日袁绍之事为鉴,不可轻殆,大军远征该当步步为营,缓缓而进,以稳为上。”曹操话语刚落,文学掾司马懿便跨出队列抱拳躬身说道:“丞相,岂不闻兵贵神速,刘备此人颇为了得,虽屡战屡败,但却屡败屡强,一旦让其逃脱,不需多日,便将成心腹大患,今刘表长子尤在江夏,水陆两军亦有两万人马,而东吴孙权虽然年幼,但大将周瑜智略超群,见识颇深,如其联合江夏共守长江一线,以我北方士卒不习水性之短去攻敌之所长,恐怕即便得胜也损伤惨重,如今西凉马腾、韩遂等对长安虎视耽耽,大军在此拖迟时间一长,恐怕西线战事又起,到时首尾不得兼顾,此兵家大忌。”司马懿乃颍川太守司马隽之孙,京兆尹司马防之子,主簿司马朗之弟。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曾多次称病躲避曹操征辟,今六月,曹操罢三公职而以丞相自居,始用强制手段辟司马懿为文学掾,由此可见曹操对此人之重视。他此番话语落地有声,仿佛是点燃了一个火药桶,引起来巨大的反应。一时之间,夏侯渊、夏侯敦、张辽、徐晃、张郃、毛蚧、程昱等人各据一辞,互陈厉害。原本压抑安宁的大厅之中,气氛热烈嘈杂起来。此次众人一反常态,反而大部分武将主张缓缓而进,众多谋士力主轻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