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部分 (第1/4页)

甘宁手下士卒水战经验何等丰富,江面虽然混乱,但与战船打了几十年交道的他们,对于水性之熟悉,超出曹军甚多,十余艘小型战船如臂使指一般灵活自如,时而分割包抄,时而合击围攻,将战船的灵活发挥的淋漓尽致,直让曹军的大型战船晕头转向,苦不堪言。

但江东水军虽在场面上占尽上风,却也奈何不了曹军,曹兵战船每船可乘四百士卒,早已习惯了船身摇晃的河北悍卒在各自军校地指挥下稳扎稳打,四百士卒分成数拔,以强弓硬弩不时的发动反攻,让敌军难以建功。

两军厮杀半个时辰,孙权眼见曹军水寨已有战船冲出,哪敢迟疑,立即下令收兵,在曹军的眼皮底下扬长而去。

………………

第六十六章

孙权领兵夜探敌寨,遭遇数倍曹军的拦截,不仅未遭惨败,反而利用战船轻便灵动的优势发动了一轮猛攻,虽未取得胜果但也保证大军毫发无损从容而退,这个战果即便是他哥哥孙策在世之时也难以做到,实足以夸耀于人前。

但此刻孙权立于秣陵高大的城墙之上遥看江面,却是满脸愁容,因为从昨夜一战中,他猛然发现,曹军的水战实力早已非三年前所能比,曹操在这三年之中于城玄武池中操练水兵,看来确是下了一番大力,虽然曹军战船在江面之上的运转布阵远不如江东水军来的娴熟自如,十余艘战船基本上只能各自为战,守而不攻,但曹军有三十万之众,有三四千艘战船,完全可以通过数量上的优势将不足弥补。

想象一下,扑开盖地的曹军战船沿江岸一线排开齐齐南下,这千里江岸该怎么守?这一仗该怎么打?

这一次看来确实难办了。

但如今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曹操隐忍三年方才出兵,想来也是准备一战成功了,赤壁一战之后自己当应该想到今天的局面,孙曹两军当不死无休,躲是躲不掉的了。

孙权实在管不了那么多了,想的越多,他反而越觉得心中没底,干脆咬紧牙根一口气拼到底吧,鹿死谁手,到时候再说。随即他召集秣陵行辕各部将领商议破敌之策,同时改秣陵城名为建业,希望能够在此建功立业一展孙氏雄风,再现赤壁以弱胜强之盛况。

荆州治所襄阳城。

右都督鲁肃相隔十余日后再次赶至襄阳,只不过与前一次相比。此次鲁肃要低调、谨慎的多,造化弄人,前几天他还一字一句的逼刘备让出长沙、江夏,现在看来,刘备不逼他让出柴桑,已经可以烧高香了。

看着襄阳高大的城楼,威武的城墙,鲁肃不由摇头苦叹,真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如今能否说动荆州大军出兵攻击樊城、新野,牵扯曹兵地侧翼。直接关系到江东的生死存亡,即便是他再感觉难堪,也不得不硬着头皮上了。

刘备依旧在城门处迎接着鲁肃,略显苍老的面庞之上没有丝毫的轻视之心,举手投足之间,谦逊异常,与平时别无二样。

而在刘备身后,徐庶、诸葛亮、马良、孙乾、简雍等人一字排开,个个神情凝重,默然不语。

看着众人神情,鲁肃一下子便感觉到了荆州众人对于当前形势的忧虑。虽然曹军的主力全在寿春一线,但荆州众人却比江东上下还要重视,那种上下齐心全力备战的景象,比江东还在为是战是降争论不休的情况不知道要高明多少。

鲁肃心中大定,同时极为感慨,冲着刘备抱着说道:“玄德公……”

刘备挥了挥手,打断了鲁肃的话语,同时肃手让向一旁道:“子敬无需客套,入室再谈。”

一旁众人也不吭声,齐齐举手以示礼。同往原镇南将军府,如今的左将军府赶去。

这种干脆直接地做法像是感染了鲁肃,让他抛开了原先的拘谨,也干脆了起来。一进大厅便直语说道:“玄德公,据斥侯细作探知,曹操此次统领大军约有三十万众。加上原先屯住寿春、合肥、城的张辽一部,能战兵力在三十五万左右。前些时日,吴侯领二千士卒前去夜探水寨,遇曹兵战船伏击,前后缠斗将近一个时辰,以甘宁、蒋钦等将之勇猛,尽然未曾杀上一条战船,可见曹兵战力确实惊人,非三年前可比。”

刘备等人不由一惊,个个紧皱眉头,徐庶首先开口说道:“吴侯夜探敌寨可是乘座斗舰?”

鲁肃点了点头道“为求速度,二千士卒分乘二十艘斗舰,成前后中三部,吴侯、甘宁、蒋钦各领一部,所遇曹军所乘战船极似蒙冲,每船可乘士卒四五百人,当时天色太黑,双方混战一团,吴侯领中部八艘斗舰正面突进,后部六艘战舰利用速度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