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部分 (第1/4页)

经过这一战役,极大的打击了埃及军队的士气,英国向全世界表明,英国军队作为一支世界级的军事力量。仍然活跃在世界军事舞台。英国同时也向世界展示,埃及统治集团意图排除在埃及的外国势力的图谋遭到了可怕的失败。虽然埃及人在继续抵抗,但退守开罗的埃及政府已经开始对战事的发展产生了动摇。

逃出亚历山大的奥拉比帕夏虽然几乎损失了他全部的军队,但他并没有气馁,并且仍然拥有极多的支持者。在亚历山大陷落后。埃及祖国党立即发表“告埃及人民书”,宣布“埃及民族和英国人之间进行着势不两立的战争”,要求农民“全部废除所欠外国人的债务”,并号召埃及民众拿起武器,加入军队同英军作战。大批的埃及农民响应了祖国党的号召,参加到了埃及军队当中,埃及军队迅速得到了扩充,兵力达到了10万人,在民族战争和宗教狂热的氛围下,士气也得到了某种程度的恢复。在这种情况下,开罗等大城市也相继爆发了大规模的排外行动,许多外国商人被残忍的杀害。

在得知消息之后,英军迅速展开行动,决定攻克开罗,解救在那里遭受屠杀的外国人。埃及军民在奥拉比帕夏的领导下,重点加强了开罗的北部阵线。9082年9月28日,埃及军队在道瓦尔村交战中使英军受挫。在接下来的三周内,埃及军队接连打退了英军的数次进攻,使英军无法从北部进攻开罗。这些胜利使埃及军队的士气又高涨起来。埃及军队随即组建了三个骑兵军团共45000余人,以这些骑兵部队为主力,发起了一次大规模的反击行动,希望能够以主力决战的形式直接改变双方的力量对比。进而影响战争进程。同时,埃及政府还大量征召和埃及有同盟关系的贝都印部落骑兵,直接支援埃及军队的进攻行动。

埃及骑兵部队的数量虽然众多,士气也相当高昂,但武器装备简陋,缺少重炮和速射武器。很多骑兵只有长矛和弯刀,而人数上相对处于劣势但装备先进弹药充足的英军在作战中表现出了极强的战斗力,开战第一天,即在无伤亡的情况下在开阔地带使用行营炮和加特林机枪全歼了一支3000人的埃及骑兵,对埃及军队的士气造成了极为沉重的打击。

埃及军队在第二天发起了全面进攻,但由于英军猛烈的炮火轰击和加特林机枪及步枪的扫射,埃及骑兵死伤累累,“进如山倒”,在战场上留下了上万具尸体后全部溃散,埃及军队的大规模反击遭到了完全失败。

在意识到依靠骑兵冲击无法取胜后,奥拉比帕夏收拢败兵,决定以防御作战迟滞英军的进攻,他发动了10万埃及军民保卫开罗,在城区构筑数道防线,由于时间仓促,重型武器缺乏,奥拉比帕夏只来得及加强了埃及北部的防线,对于靠近苏伊士运河区的东部防线,他只是增派了一些部队加强防守。一些埃及军官指出了东部防御力量不足的情况,但奥拉比帕夏认为西方国家会遵守苏伊士运河区中立的条约,不会从东部发动进攻。

英军对埃及军队的布防情况进行了周密的侦察之后,把进军开罗的突破口定在苏伊士运河区方面。10月,英军大量兵力在运河区登陆,20日即占领了运河区塞得港等要地,接着向开罗发起猛烈进攻,11月,在通往开罗附近的泰勒凯比尔附近,双方进行了一场决战。埃及军民在英军的猛烈攻击下奋勇作战,浴血拼杀,坚守阵地达两个星期之久。英军的攻势受挫,伤亡近2000人,被迫停止了进攻。

尽管顶住了英军的进攻,但埃及军民也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代价,共计有23000余人命丧疆场,而英军并没有退却的意思,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游牧部落的酋长和埃及贵族们都开始对战争产生的破坏感到畏惧。对战局的前景感到沮丧。英军方面及时的了解到了这个情况,于是以大量金钱收买了游牧部落的贵族酋长,特别是收买了参加埃及军队对英国作战的贝都印人酋长们。结果,英军于11月13日再次发动进攻。一举突破东部防线,埃及军队被迫退守开罗城。

东部防线失守后,奥拉比帕夏力图利用正在泛滥的尼罗河,依靠尼罗河的天险抵御英军,并将北部防线的军人撤回。同时发动开罗20万军民进行首都保卫战。但是,此时开罗城内的埃及贵族和政府官员以及埃及军队部分军官已经动摇,决定向英军投降,他们乘奥拉比帕夏指挥埃及军民在城郊修筑防线之际,打开了开罗的城门,引导英军入城。9082年11月15日,埃及首都开罗陷落。奥拉比帕夏和许多埃及军官被他们的部下抓起来交给了英军,成为了俘虏。

英军攻陷了开罗后,埃及人已经没有了抵抗能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