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 (第1/4页)

瞧,万一咱们去上京做生意,难不成还带着大笔的沉重金银招山贼?不如都存进了全国最大的钱庄,到了上京直接兑银子,那该多方便?”

沈万银听她提起上京,双眼蓦地大睁,露出几许期盼之色:“你说上京?茹茹,你觉得你爹我有生之年真能把生意做到上京去?”

说起来,他还没去过上京,被这生意整日里缠着脱不开身,他不是没想过把生意做到上京去,到底是分身乏术。

沈茹笑道:“你忘了,这个家,有我,还有凌儿。将来凌儿长大了,未必就不能,咱们一起,好好的努力,定然有那么一天。”

沈万银一听笑的合不拢嘴:“也罢,依你,依你!”

沈茹总算松了一口气,得了父亲的允诺,她便再无顾忌,放开手脚开始忙碌起来。铁皮车她让忠伯出去找人定做,自己专门监督院子里挖地窖的事情。

她寻来寻去,决定还是在自己的青松小院挖最保险,她的院子不大,大约在角落处挖个八尺见方的地窖还是够的。

沈茹坐在院中看着几个下人挖地窖,又叫小茜跟桃儿去像模像样的泡了几坛青梅酒。

许姨娘一瞧她回来就在后院子里挖池子似的,禁不住又冷着眼过来瞧。沈妙妙自从上次火烧沈府就被关了起来,前几日饿了两日她就受不住了,写了悔过书。沈万银依旧不准她出门,生怕她又闹出什么幺蛾子,罚她禁足在小祠堂罚抄佛经三个月,只准吃素,一步都不能出门。

许姨娘每每想起这件事,便怪在沈茹的头上,害的她宝贝女儿都快成姑子了,恨不得时刻能像上次一般逮住她的辫子让她再也不能翻身。

“啧啧啧……大姑娘忙啥咧?”

沈茹看了她一眼,笑道:“不过挖个地窖,好存点酒。”

许姨娘斜眼看她:“嚯,我还不知道,原来大姑娘也爱喝酒?”

沈茹泰然自若的喝了一口茶:“姨娘难道不知道青梅煮酒的典故吗?现在窖藏了好酒,等冬日里,自然会请你来喝,不用客气哦。”

“哼!谁稀罕喝你的酒!无趣!”许姨娘见没有茬可以找,跺跺脚便回去了。

沈茹淡淡一笑,她招了招手,小茜立即过来。

她附在她耳畔说:“让那机关师傅晚上悄悄从后门过来,不得给任何人知晓。”

她唇角浮起一丝冷意,这机巧秘密,只能在她一人之手。这可关系到沈家财富,绝不能到第二个人的眼里。

☆、41

几日之内,沈茹的地窖便做好了,机关的钥匙只在她一人手中,这里是她暗暗做下的准备; 他日自有用处。

铁皮马车忠伯已经找到人家定做; 如今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沈茹特意吩咐他那马车要尽快完工; 顶多再过四五日,做好的马车便能运回沈家。

而此时,春陵县发生了一桩不大不小的事情,这件事却影响着春陵县民的日常生活; 引起百姓们的一阵议论唏嘘。

这事说来蹊跷,不知道是什么缘故,如意戏班的两个台柱子墨离和心侬先后失踪,像是都走了,这台柱子一走; 如意戏班便办不下去了,班主只得带着戏班子往别的地方去了,顺便寻几个好戏子去。

百姓们一阵惋惜,平日里最大的娱乐便是看他们唱戏; 这走了还真说不出的落寞。

这几年; 每次梨园那边到了晚上多热闹,锣鼓一敲,便咿咿呀呀的唱起来,俨然一个繁华盛世。

如今,这如意戏班走了,梨园便没了生气,好好的一个院子就跟死了一样,冷冷清清凄凄惨惨的。

每次经过那梨园,春陵的百姓还是会探头朝里面望一眼,希望那戏班子还有回来的一日。

这件事传到沈茹的耳朵里,她却大约知道其中的原因。

说到那心侬,大约就是因为被那个夫人盯住了,被嘱咐做的事没有做好,他怕惹祸便私自走了。而墨离,自然是当马贼去了,那厮心比天高,仿佛不颠覆这天地绝不回头。想到他就在春陵县附近当马贼,这么个想法一浮起来,沈茹便隐隐的有些不安。

沈妙妙在祠堂里一直在抄经书,并没有人告诉她这件事,她三个月后若是能够出来,知道了这件事的话还不知道要怎样闹哩。

沈茹正打算去胭脂铺一趟,走到了小厅,迎面管家过来,一脸的紧张。

“姑娘,有事,借一步说话。”管家的声音压得很低,眼角的余光还瞅着四周。

看他这样子,沈茹眉端蹙起,心中一紧,看旁边没人,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