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部分 (第1/4页)

偏偏两位庄大人都是自家人,这种事情,说出来也是复杂,简直是拎不清的一笔账,也没人愿意提。

在这种情况下,庄骏一方面不想挡了儿子日后升迁的路,一方面又不愿意到老才得来的权柄,只能小心小心再小心,一点把柄都不想落在别人手上,行事也就没有了先帝那时的大刀阔斧。

加上六部官员如今尚有几位官位空悬,中书侍郎这另外一位宰相之位也隐隐为陆凡留着,随时都有人会终结他“一人之下”的势头,庄骏心中的压力,自然是可想而知。

然而刘凌什么都不说,所有人也就揣着明白装糊涂罢了。

“薛棣,你上前来,为朕读一读这一叠折子,朕这眼睛,实在是睁不开了。”

“是。”

薛棣叹了口气,从书案上拿起一本折子,慢条斯理的读了起来。

“臣张兴飞今有一本启奏:臣近闻湖州之地珠户哭诉……”

***

宣政殿。

“宁州秋收入库一万四千三十六石,赋税八千五百七十三贯……”

早朝中,户部尚书清了清嗓子,开始报着由户部主簿计算出来今年将得的赋税,眼睛不住地瞟向御座上的刘凌。

只见这位天子眼睛半睁半闭,一只手撑着太阳穴的位置,微侧着头,也不知道是睡着了,还是没睡着,让人心中有些不安。

要是皇帝睡着了,他读了这么一大通他全没听见,岂不是自讨没趣?

“怎么不读了?”

刘凌慢慢将眼睛睁开一条缝,提醒他道:“八千五百七十三贯不对,朕记得今年宁州有报新增五千七百多户,今年的税钱应当比去年要多,为何去年有八千二百多贯,今年就张了三百贯而已?这五千七百多户难道不用交税吗?”

可怜这户部尚书被问的冷汗淋漓,连连看着手中的账簿,颤声道:“或,或许今年死了的人数也有不少,所以才……”

邪门了,陛下怎么知道宁州今年新增了多少户?

连他都不太清楚具体数字,只知道增了五千多户而已!

“荒谬!宁州一没有征战,二没有遇灾,怎么会死的人比新增的户数还多?你是觉得朕是傻子吗?必定是其中有所错漏!”

刘凌半睡半醒似的说道:“让户部四位主簿重新核算一遍,看看是哪里出了问题。下次这种算都算不清的帐,就不必在早朝上浪费时间了。”

户部尚书被训斥了一顿,再见同僚们都用嘲笑的目光看他,只能唯唯诺诺地称是,退回班列。

户部尚书被骂了回去,兵部尚书雷老大人只能硬着头皮上前:“陛下,苏将军的平南军已经开拔回京了,只是此次南征,毛将军收编了蛮军一万三千人,这些人都是蛮人,虽说协助平乱有功,但以苏将军的意思,蛮人不可与代*中同等赏赐和待遇,否则军中要生乱。请陛下定夺,该如何赏赐……”

“汉人赏钱,蛮人赏田。南方地广人稀,将无主之地赏赐下去,不想打仗的,回乡耕种去吧。”

刘凌只觉得头晕眼花,昏昏欲睡,连说话都像是在空中飘着。

“毛将军收编蛮军于国有功,这一支蛮军也是我代国的功臣,准他们入京接受检阅。”

“但是陛下,这样的话,辎重粮草就跟不上了!多出一万多人啊!”

户部尚书不顾刚刚被训责,连忙哭穷。

“挤一挤,挤一挤总会有的,实在不行,走水路,水,水……”

刘凌头部越来越沉,越来越沉,实在是坚持不住,一头栽倒在了御案上。

“陛下!陛下!来人啊!请太医!”

“陛下!你们给我散开点,给陛下身边透透气!”

“快去请张太妃来!快去请张太妃来!”

见刚刚还在闭目养神的刘凌晕倒,一群官员们吓了个半死,鸡飞狗跳地呼喝着。几个略懂医道的大臣连忙将御座旁边的空场给刘凌清出来,又伸手一摸刘凌的额头和脖子。

“天,这么烫!陛下在高烧!”

庄敬像是被烫到了一般收回自己的手掌。

“王内侍,你是怎么伺候陛下的,怎么连陛下在发烧都不知道!”

“奴婢,奴婢早上就察觉陛下有些不对劲,可陛下说自己无事,不让奴婢去召太医啊……”

王宁委屈地扶着刘凌。

“诸位大人怪奴婢,奴婢还想问问大人们呢,明明是五更上朝,为什么大人们三更了还往宫里递折子!陛下每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