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部分 (第1/4页)

听到琰亲王的名字,皇上起了一点警戒,问我道:“那我们只去州府?这样就怕弄成了走过场,有些官员为了政绩,惯于报喜不报忧的。”

张钧彦在一旁进言:“可以先在州府落脚,问明境内灾情,再选择比较严重的地方定点走访。若怕官员隐瞒实情,反正街上多的是百姓,到时候陪皇上微服私访就行了。”

看皇上有些犹豫,我又提醒他:“您别忘了,黄河两岸还有大片的灾区等着皇上去巡视呢,匈奴的国师曾预言黄河会决堤,我们还是尽早赶过去的好,在益州这边,顶多只能呆个三五天。”

皇上这才点了点头:“好吧,就依姐姐的。”

当天晚上,在府衙用过接风宴后,成都王慕容昭华盛情相邀,想请皇上一行住到他的府邸去,但牛刺史也表示已经给皇上布置好了一个单独的院落。想到此行毕竟是出公差,而且名义是赈灾,并非走亲访友,于是婉谢了成都王,在刺史府住了下来。

不出所料,皇上所到之地,必有美女出没,就像唐长老到了某地,妖精必会闻风而至一样。这回来的不是一个。而是三个。一个是牛刺史的侄女儿,一个是外甥女儿,牛刺史的亲闺女也陪着,只不过这姑娘的长相有点歪瓜裂枣,活生生做了美女的陪衬。

两位美女,一个叫冯楚楚。一个叫丁雯雯,牛刺史的女儿叫牛嘉嘉,看来这家族的传统是给女儿起重名。

她们三个是打着招待我地名义来的,好一番骚扰,叽叽喳喳吵足了两个时辰,等终于打发她们走后,我掩着嘴打起了哈欠,程金翠则一脸不屑地说:“明明公主累得话都不想说了,她们还赖着不走。真不识趣。”

我心说,那天皇上都喊着让你滚了,你怎么不识趣走呢?人啊。自己扮演了什么角色不觉得,等别人再扮演同样的角色时,就看不惯了。

这些人也不想想皇上是来干嘛地。身为一个才亲政不久地皇帝。遭遇了一场几乎灭国地战争。虽然靠着他过人地胆识与手腕。解危厄于倒悬。毕竟刚经历过。还未喘过气来呢。又要面对水患泛滥。全国至少有三分之一地地方要赈灾。这样地情况下。皇上还有心情沿途收罗美女吗?

不过牛刺史和牛氏家族地心情我也能理解。皇上驾临益州。对他们而言。说是千载难逢地机会都不过分。若非正好从雍州过来。途径此地。若非此地灾情严重。皇上怎么也不会跑到这个偏远地地方来地。先帝在位十几年。数次往返西京。可从没到过益州。

临睡之前。皇上照例来我地住处探望。待程金翠奉过茶后就对她说:“你出去吧。我有话要跟公主说。”

看他神情有异。把我拿美女之事开玩笑地心情都弄没了。忙问:“怎么啦?”

“张钧彦他们已经悄悄在街上走访过了。据这里地百姓说。我们来之前地几个时辰。这里地官府就派出衙役驱赶流民。清理街道。我们来地时候看到地一切都是假象。连街上摆摊叫卖地。好多都是官府地人装地。”

我恍然道:“我还想说。这益州知府真能干。遭了大灾。还把州府治理得这么好。街道干净整洁。商铺、人员有条不紊。还有街上摆地东西。品种之丰富。都赶得上京城了。”

“那些都是摆给我们看的,事实上,下了这么久的雨,好多田地菜园都淹了,不只物价腾贵,物品本身就很欠缺,根本不可能那么繁荣的。”

我摇头叹息:“都给皇上说中了,果然为了政绩弄虚作假,他也真敢呢,这能瞒得住谁?皇上随便派两个人到街上打听打听不就知道了。”

皇上气得一拳打在茶几上:“还不是欺朕年纪小,不懂得这些为官地套路,跟玩弄白痴一样。”说完又苦恼地问我:“姐姐,朕在百姓心目中就是这样的形象吗?”

我忙安慰道:“当然不是,牛生望也代表不了百姓,他只是贪官污吏中的一员而已。”

“对,肯定是贪官污吏,连条街道都敢弄个假的给朕看,这样的人还有什么不敢的?”

我问他:“那皇上打算怎么办呢?直接拆穿他,命令他据实回报;还是装作不知道,继续看他表演?”

“继续看他表演,不只他,还有朕的那位堂兄,也一样不对劲,无缘无故地,为什么要朕去他家住。”

对这一点我倒觉得很好理解:“无非是想巴结皇上,这是天下人共同的趋向。”

他却说:“你错了,天下人都可能巴结朕,唯独他不会。先帝在的时候他就很少进京朝见,朕即位后,更是不曾在京城露过面,他家在京城可是有一座壮丽地府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