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部分 (第1/4页)

想到这里。我说了一句:“着火之前。皇上因为一点事正跟我怄气呢。没准儿一个人跑到哪里躲起来了。”

我只是随口说出来缓和一下气氛。没想到太后眼睛一亮:“真地?那很有可能哦。他小时候生气了就躲过几回。把宫里闹得人仰马翻。半夜三更打着灯笼找他。”

原来皇上真有这样地前科。可这次情况不同啊。如果没有那场原因不明地火灾。我会单纯地以为他躲到哪里怄气去了。现在这样。让人没法不把两件事情联系起来。

心里这样琢磨。口里还笑着附和太后:“那赶紧派人去他小时候躲过地地方找找看。”

太后一面打发人去找。一面把小安子叫到跟前训斥:“你是怎么侍候地。把人侍候丢了都不知道。”

小安子已经吓得六神无主了,伏在地上不敢抬头:“奴才昨儿感了风寒,请太医看了,吃了药在自己屋里蒙头睡觉发汗,没敢到皇上跟前去。”

太后便问:“那今天是谁跟着皇上的?”

小安子报了几个名字,太后叫人去查,还好,那几个人也不在宫里。

这给了我们一点点安慰,至少皇上身边还有侍从。不是一个人孤零零失踪的。

就在太后准备传九门提督进来下令封城的时候,从一个守门太监那儿终于传来了可靠的消息:皇上带着几个随行微服出宫了,时间大约是未时三刻。

我算了一下时间,应该就是在留春园等我未至,而后负气出走的。

太后急得直骂:“你怎么不早点说?没见大家都找疯了。”

守门太监道:“奴才起先并不能肯定车里的人就是皇上,只是从车窗帘子那儿晃了一眼。皇上穿皂色圆领衫,头戴巧士冠,奴才还以为自己看花眼了。直到宫里闹翻了天,才悟到那个有点像皇上地公公真是皇上。”

未等太后发话,我起身道:“母后,这事就交给儿臣吧,儿臣出去找。”

太后不放心:“你上哪儿去找啊。京城那么大。”

我回头笑道:“皇上不会随便跑到街上瞎逛的。如果儿臣猜得没错,他现在应该在一个地方。”

“哪里?”

我伏在太后耳边说了几个字。然后在她将信将疑的目光中匆匆离开了春熙宫,叫了一辆车子直奔宫门的方向而去。

约摸半个时辰后。我们地车子在公主府前停了下来。

依旧是大门紧闭,但门环一扣里面就有人厉声问:“谁?”

“公主来了,快开门!”弄珠的气势比他更足。

门开处,守门人警惕地朝四周看了一眼,然后赶紧关上门,压低嗓音告诉我:“公主,皇上来了。”

“我知道,我就是在找他的,他现在人在哪儿?”

“朝后园去了,陈总管不让跟,奴才也没敢问。”

陈进兴是小安子失踪那段时间太后派去侍候皇上的太监,因为年纪比小安子大了十来岁,做事比较牢靠吧,皇上封他做了承乾殿的总管。小安子回来后,我以为皇上会把这个总管职务还给他一贯宠幸的小安子,结果却没有。小安子是宋方派人找回来的,单是这一点已经让皇上心生隔阂了,所以小安子人虽然回来了,却失去了皇上身边第一得幸太监的地位。

说话间,陈进兴堆着一脸笑迎了出来,点头哈腰地说:“公主,您可来了,奴才脖子都望长了。”

我素来不喜欢这人,觉得远不如小安子顺眼,当下冷冷地说:“宫里已经闹得天翻地覆,你有望长脖子的功夫,为什么不派人进宫通知皇上地去向?”

他打着千说:“奴才何尝不想禀报啊,也知道太后和公主肯定着急,可是皇上严令,不许泄露他的行踪,违者斩!都怪奴才还爱惜这脖子。”

我一摆手,表示不想再听他嗦,他也还算知趣,随即告诉我:“皇上在后园的荷花池边。”

我随着他往后园走,嘴里不满地嘀咕:“现在还去荷花池干什么。都快十月了,荷花早开过了,满眼残荷败柳,有什么好看的。”

陈进兴笑着说:“没有荷花莲蓬不要紧,有鱼啊,皇上已经钓起来两尾大鲤鱼,刚刚还在说,晚膳让公主给他做红烧鱼吃呢。”

我听了,气不打一处来,望见一个钓鱼地背影就嚷:“您可真会想。还要我做红烧鱼,我会才怪!闹出走,闹失踪,把我们吓得魂飞魄散。整得人仰马翻,他老人家倒悠闲得很,在这儿钓鱼,赏荷,玩水……”

“来,这根杆是给你准备的,已经钓起来一条了,你待会儿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