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部分 (第1/4页)

足足缠够了两个时辰,婆媳俩总算得到了太后的口头承诺:会劝皇上去宇文贤妃那儿坐坐。

至于是否侍寝,即使是母后,也不可能下命令的。

宇文家婆媳带着满脸的不甘心告辞后,我摇头叹道:“幸亏宇文泰只是个戍守使,离权倾朝野还差得远得,不然,只怕连皇上的床地之事都归他管了。”

“这不已经开始管了?”太后无奈地耸肩。

“现在还只是撒泼哭求。”

太后冷着脸说:“就凭她们今天的表现,宇文泰都必须撤换掉,有这样的诰命夫人,要是被外国使臣看到了,丢的是我们天朝的脸。

这话皇上老早就说过了,我有点想不通的是,“宇文泰以前不是不肯离京,就想待在朝中,指望以国舅身份揽权的呢?”怎么现在又肯走了?

太后道:“那有个前提,他妹妹得宠甚至封后,他的‘国舅’称号含金量才高,也才可能揽权,现在明摆着他妹妹只有坐冷宫的份儿,封个贤妃还是他死活争来的,皇上有多不情愿他自己心里未必没数。再者,亲王成了废人,他不再需要留在京城当墙头草了,审时度势的结果,自然是回去守着南方做他的土皇帝最划算了。他在朝里闹腾了这么久,亲王刚倒台时,他指望能顶替上去,谁知成都王一帮人比他手脚更快,如今他在朝里的影响力反而不如》权灰了心,南部就越发不能丢,那可是他的大本营啊。”

原来如此。说到成都王,我顺便问了一下现在朝里的局势,我主要想知道,成都王有没有变成另一个“》

我本来以为时间还短,应该不至如此,谁知太后点了点头说:“差不多了吧,他比》=亲王’更‘》

“那怎么办?”我急了,“明明有前车之鉴,皇上怎么会让他这么快就坐大?”

太后摇着头说:“这一点我也有些看不明白,皇上不该是这么糊涂的人,成都王对先帝的怨恨,对帝位的觊觎之心比》=及,而且他本人也确实有些才能,就因为这样,先帝才会放逐他们兄弟,完全不让他们在朝为官,封地也都是边远之地。想不到,皇上不仅把他们弄回了朝中,还委以重任。”

我突然想到了一点:“您说,会不会,》:|上,故意从风口浪尖上激流勇退,把战场让给皇上和成都王兄弟,他好坐山观虎斗,最后坐收渔翁之利?”

“也有可能。”太后沉吟着。

“他们说不定暗地里有勾结,一个在明,一个在暗,通力合作,一起颠覆皇上的江山。”我越想越觉得可怕。

太后反问:“然后呢,他们再坐地分赃?他们也是一山不容二虎的。”

我说:“》;王?”

“有道理”,太后端着茶慢慢吹了一会儿,又抬头问我:“但你有没有想过,》》

这我倒真没想过,因为没有动机,“皇上和》:对成都王分明是好事啊,他现在羽翼未丰,就卷进漩涡中心去,不嫌太急躁冒进了?”

“政局诡橘,翻云覆雨,不是我们在这里三言两语说得清楚的,我只说没有足够的证据,但并非完全没有,你什么时候见你母后捕风捉影过。”

我不由得推理起来:“弄残了》:|王兄弟可以趁机总揽朝政,然后仿》;旁落,到一定的时候,甚至可以兵不血刃地篡位?”

太后嗤笑道:“成都王既以‘贤王’自居,走的是收买民心的路线,搞不好,人家打的正是‘禅让’的主意。”

母女俩分析着,琢磨着,直到夜晚降临,一盏盏宫灯亮起。(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正文 第二百二十章 去留难定夺

更新时间:2009…9…28 15:56:55 本章字数:3044

亲王瘫痪在床,亲信渐次散去,朝中平安无事,紧跟)'文泰辞朝归营之后,久居京城的祁云海也终于有所行动了。

向皇上辞行之前,他先来见了我,没客套两句就问:“外面风传皇上今年会大婚,新娘人选却云遮雾罩,很多人都说就是册封宇文贤妃为后,也有人说会从朝中重臣家另择良偶,还说章景淳等几位大臣的女儿已经入选,过些日子就会择吉进宫。但微臣猜,皇上要娶的人,其实就是公主您,对不对?”

他说得这么明白,无论表情和语气都十分镇定,仿佛在说别人的事,与己无关,我再装糊涂反而不厚道了,于是颔首微笑:“侯爷的消息可真灵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