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部分 (第1/4页)

仪华听了这话,想起她经了杀场,历了生死,可不是过了一个大劫?

一时触动了心扉,仪华忍不住说道:“是生死劫,差一点就……当时,我真怕丢下曦儿一个人,他还那么小……不过还好,还能见你们,真好!”她说到最后,脸上渐渐地绽放了笑容,眼角却有两行晶莹的泪珠,斜流下来,滴落到了枕上。

夏疾多要人命,稍有差池。就是阴阳两隔!念及此,陈妈妈心里也百感交集,说不出是个什么滋味。但一切都过去了不是?否极泰来,又怀了孩子。

是呀!又怀了孩子!

陈妈妈含泪的双眼一亮,克制住激动道:“王妃,奴婢听回府的人说,您又有身子了,都足了三个月?!”

仪华笑意转浓,伸手在小腹上抚了扶,点头道:“快四个月了!不定新年,曦儿就能添个兄弟姊妹!”她声音说得轻,脸上带着温柔的笑容,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屋子里的人都能感觉到。

一时间,屋子里充满了欢悦的气氛。

陈妈妈察觉了连忙搅了帕子,动作利落却轻柔的给仪华净了面。

净完面,小婢女收拾了盆子、帕子下去。

阿秋空了手,心里也转悲为喜,早就破涕为笑道:“听了您病中有身子的事,还是生下小王子不满一岁就又有了身子,别说是府里其他人不敢相信,就是奴婢、小的们也不敢相信。现在总算是听您亲口说了!”

李进忠想起府里其他人的脸色,尤其是婉次妃当时的脸色,简直乐开了怀,咧嘴笑道:“可不是不敢信,一个劲追问您不是患了重病,卧榻不起,怎么就有了身子?承不承受得住?她们真是关心王妃呀!”

末了这一句说得讥讽,屋子里人不由掩嘴轻笑。

仪华也能想象她们听后的样子。却不好笑出来只做不理,又忽想起一事,便转了话题道:“我离府时三郡主就有些不好,她现在怎么样了?好转些了没?”

李进忠听着扫兴,撇了撇嘴,答道:“还是老样子,药食不离口。倒让王爷很是怜惜了一番,和掌上明珠没什么区别,奴婢看养个公主也就是这样了!”他边哼边说,说完又自觉不对,恐仪华吃味,忙带着几分小心去看。

仪华偏着头在枕上,半睁的眼中闪过一丝了然,脸上挂着放心的笑容,恍然见又像是哂笑:“很好,这样是不错。王爷……”没说完,声音缓缓低下去了。

众人见仪华双唇微微在动,却听不清她说些什么,再一看过去,仪华却是阖眼睡着了。

盼夏这时对众人说:“王妃近来嗜睡,正午用了饭喝了药,立时要睡上一个多时辰。今儿见了小王子,心里高兴才强撑了这许久。”

众人恍然大悟。但想着仪华在这样的环境都能睡着,可见身子虚弱到了什么地步,屋子里气氛随之一变,有些死气沉沉。

过了许久,众人听得竹帘一响,稍微有了反应,转过头去看,见进来的人是陈德海,忙福身问好。

陈德海摇了摇手,示意他们起来,又瞥了眼心满意足睡着的仪华。压低声音道:“既然王妃睡了,你们也正好得闲收拾行李、住处。再说来日方长,又有良医、医女们照看着,王妃的身子总能养好,你们也别担心了。”说这话时,眼睛看着陈妈妈和阿秋。

陈妈妈、阿秋听了感激的向陈德海点了点头,方各自下去收拾整理不提。

————————————————————

接下来的日子,整个秋山别庄首要的事,就是让仪华早日养好身子,不然以她现在这情况,就是腹中胎儿不落,临盆时也难安然渡过。自己的身子最清楚,仪华自是也明白,于是后面诸事不想,只安心将养身子。

《内经》里著“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病人的情绪、精神好坏,直接能做病情的主。如今,仪华有曦儿在身边,又有陈妈妈、阿秋打理生活,还有良医、医女从旁服侍,养病自然事半功倍。

一两个月下来,仪华食欲恢复正常,病体自也健旺。

而这时恰是岁时伏腊之季,天气转凉,北平进入深秋,茂林山间里更是冷了。犹为夕阳西落的时候,靠东方的半边山全然阴暗了下来,那些枝繁叶茂的百年古树,也发出一种阴阴森森的幽暗之色——傍山而建的秋山别庄,便笼罩于这种幽暗中。

因此,此地不再适合仪华养胎了。

展眼至九月下旬,眼见入冬烧炕日子不远,到时山庄里定是更冷了,就怕山里提前下雪,便只能困在这里。于是,陈德海忙将上述之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