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部分 (第1/4页)

这个意念不知道支撑了多久,在一片惊呼狂喜声中,婴孩的哭声骤然响起。

是她听错了吗?

仪华不敢相信,这样嘹亮清脆的哭声,就是她一直担心不已的孩子的声音!

“王妃,是个小郡主,看看和您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耳畔是陈妈妈饱含激动的颤抖嗓音。

仪华身心疲乏,神智却清醒的骇人,她放不下心中的担忧,撑着身上最后一丝儿力气,勉强睁开眼睛,深深凝视了一眼猩红襁褓中的女儿,即抬眸看向陈妈妈,双唇微微颤动,想要说话,喉咙却干涩的厉害,任是一声儿也没有。

陈妈妈看着眼睛一酸,想起仪华生这一胎吃的苦,终是忍不住流泪道:“王妃放心,小郡主健康无虞。”

健康无虞,她的女儿健康无虞!

在这一瞬间,长时压在仪华心头的痛苦、害怕、惊恐……一切的一切都随着“健康无虞”这四个字彻底消失,只剩一丝喜悦在心中环绕。

来不及品味这丝喜悦,亦来不及多看一眼她的女儿,巨大的黑暗向她袭来,筋疲力尽的身子越来越重,半阖的眼睫渐渐覆下。最后,在哭啼声,惊叫声、脚步声……以及朱棣暴怒而紧张的质问声中,她终于陷入了昏厥。

有惊无险的一夜,在仪华昏厥的刹那,灰蒙蒙的天空绽出晨光,已是十一月十八日的清晨,燕王嫡长女朱明降生的时日。

朱明——这是闯进血房重地的朱棣,在确定母女两平安之后,抱着襁褓中的女儿,望着东方天际的晨曦,向着一院众人念出的名字。

—————

焦作的那天夜里,仿佛不过昨日的事,众人想起那日的朱棣,还犹自心惊。然而时间不过一晃,便是一月过去了,仪华坐月满期,到了回府的日子。

仪华披着貂皮里红绸缎的披风,怀抱着刚满月的女儿,由陈妈妈搀扶着缓步走出院门。

“王妃,仔细脚下。”马三宝笑呵呵的站在马车旁。

仪华脚下一顿,回头望向这座住了将至一年的院落,从来这里的第一天,到七月七日七夕,再到两日前明儿的满月酒,这一幕幕影像成片的在脑中晃过。这里面有许多人,熙儿、徐增寿、道衍、陈妈妈、张昭儿……很多很多,最多的却是他。

心中一动,她不禁侧目看去,朱棣正立在她的身旁,定定的望着她,见她看过来,他面含淡笑,道:“若是不舍这里,明年又来此避暑。”

仪华默然,朱棣依旧视而不见,走上前扶着她上了马车,驾马领着浩荡的队伍,向北平城驶去。

*

(这月誓不断更,兔年吉祥如意。)

第二百一十八章 无妃(上)

第二百一十八章 无妃(上)

雪路滑,又逆北风而行。为求路上稳妥,行程自然慢了下来,到第三天才抵达北平城。

感到马车行速减慢,仪华微挑窗帘,帘外已是傍晚之交,暴雪一直纷扬未停,巍峨的古老城池在这沉郁天气下,只剩一道模糊地座影。

这般严寒的天气,大多人都该都在家中,城中也应萧条而清冷。未曾想到,城门外黑衣甲卫列仗一丈,持火把侍立左右,庶民百姓一概回避。新晋王府左护卫指挥张玉、燕山护卫副千户朱能二人,共护世子朱能,出西直门相迎。

朱高炽率先行出,拱手相贺道:“恭贺父王母妃喜得嫡长女!”

一声落,百名相迎护卫齐贺:“恭贺王爷、王妃喜得明珠郡主!”

声再落,近百名随行护卫又贺:“恭贺王爷、王妃喜得明珠郡主!”

一时间,贺声震天,隆隆撼地,只为这个出生刚满一月的小女婴。

如此隆重的相迎。虽不是她所求,却让她满怀感激——也许她的女儿是生下即体弱,不若其他的女孩健康,但有她父兄视如明珠一般的重视,相信她一定能幸福平顺一生,这亦是她一个做母亲最初最美好的心愿。

“五日前,才有三军为小郡主贺满月,军中无人不知王爷、王妃得了爱女。今日又这样,不出明日,整个北平城都将知道,燕王府有个父兄疼爱的小郡主。”陈妈妈看着眸中晶莹闪烁的仪华,不禁也含了欣喜的泪水,道:“小郡主才是真真的掌上明珠,金枝玉叶。”

仪华但笑不语,只凝望着怀中酣睡的女儿,目光有一丝黯然闪过,心头也有一抹怅然盘亘:明儿,她唯一的女儿,唯一一个来自父母心灵相倾时的孩子……

一番礼俗毕,马车缓缓驶入城中,她思绪也渐渐飘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