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部分 (第1/4页)

“难道太后不认为老臣白日在你和皇上面前所提不是紧要之事吗?”说着,老孙头就是拿着龙头拐杖一阵狠跺,那‘咄咄咄’的声响听的人心里都是一紧,连连看像那号称上能打昏君下能揍佞臣的龙头拐杖。

林瀞瑶同样看向龙头拐杖,只是在看见那龙头拐杖时,她不似他人那样露出满眼敬畏的神色,而是深深地碍眼和厌恶;可声音却是依旧轻缓无波,让人探查不到她半点心绪:“孙太傅指的可是大梁在边境屯兵闭城之事?”

老孙头着急的眼睛直冒火,张着没剩多少颗老牙的嘴,就开始喋喋不休:“大宛和大梁近年来虽然一直关系交好;可是我们都知道,大梁不来犯,那是因为我们大宛的军队那也不是养出来只顶看的,他大梁要是真敢犯境,我们的数十万雄狮,照样能把他打的乖乖回老家。”说到这里,老孙头就是一脸骄傲,要知道大宛可是军武立国,大宛的军队看铁骑虽在四国排不上第一位,可也没那个王朝敢真来犯一犯;可是,雄狮也有老的时候,跑的最快的烈马也会有崴蹄的时候;曾经的大宛无人敢欺那是因为国力强盛,可现在的大宛,自从眼前这个女人接手后,朝堂被她折腾的乌烟瘴气不说,连边陲驻扎的军队也开始渐渐人心涣散。

好不容易有一支强悍的镇北军支撑着大宛的命脉,可这女人多疑的性格硬是将镇北军的军属从北方调来变相拉入宛城当成人质;这件事当初他虽然极力阻止可还是拦不住她的一意孤行;现在,虽然镇北军依然守着国门,可他们都心知肚明,太后的这一举动,着实伤了边陲将士的心;这一失,再想挽回,恐怕已是天方夜谭。

可偏偏屋漏偏逢连夜雨,这个时候大梁有了动静;谁不知道大梁的这位新登基的皇帝是个雄心勃勃的,如今大梁正值国盛,如果梁帝真的要对大宛做些什么,他们还真有些担心;如今的大宛朝局,皇室宗亲被压的抬不起头,中流砥柱几乎都受到压迫诟病,反倒是些奸佞之臣招摇过市;如果这一幕,被上官皇族的列祖列宗们看见,指不定会有多心寒、有多痛心。

想到这里,老孙头就是一阵暗急,连语速都跟着快了许多:“但如今的大宛军力,早已不复从前;太后,老臣认为应该及早做出方案;免得如果大梁真的有多动作,我们也不至于会被动挨打。”

林瀞瑶冷哼一声听着老孙头的话,看着他那双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的老昏眼就是一阵鄙视;这些外人不知道为何大梁近日有这般大的动静,她却是知道的一清二楚。

徐昭既然和段逸在一起,那就证明那老家伙已经将全部的真相告知与她;知道如此血海深仇,身为他们的女儿,又怎会不为他们报仇?

此刻的徐昭,一定会想尽办法的为自己亲生父母雪恨,而梁帝跟着又在边陲这连番的动作正是为了保护她,试图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纵然梁帝真的有意攻打大宛,也会是在确定徐昭出事后再做,只要徐昭没出事,边陲就不会爆发兵戎之战;只有这帮老家伙们天天担心这些有的没的,尽那这些乱七八糟的给她添堵。

不过,徐昭的存在对她来说威胁性太大,她早已做好了破釜沉舟的打算,就算是杀了徐昭会引来梁帝的不满,她也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将之铲除;皆是,梁帝如果真的肯为了一个女人而出兵,就算她大宛此时已不复当年辉煌,可想要一口啃下这泱泱大国,梁帝也要想想能不能承担下这个后果。

只是,这件事她却是不能告诉眼前这些人的,如果被他们知道她宁可冒着得罪大梁的情况下也要斩下梁帝最爱的皇后娘娘,恐怕她的处境只会比现在更加微妙。

就在林瀞瑶的眼神落在老孙头的身上越来越不善的时候,站在老孙头身后的孙博却慢悠悠的说了一句话:“微臣前几日听到了一个传言,不知是真是假、可信不可信,还请太后帮忙斟酌一二。”

说起这个孙博,林瀞瑶向来有几分忌惮;老孙头是个暴躁的性格,尤其是随着年纪的越来越大,简直就像一头脱缰的老野马;可这个孙博却是不一样,跟老孙头外向的性格相比,他却是极为内敛沉稳,很多时候都是站在众人的身后看着这些保皇党们闹腾,就在众人闹腾的正欢的时候,或者是被她压制的有些反应不过来的时候,就是他出场的机会。

很多时候,都是孙博的三言两语坏了她的计划;而这群保皇党们,现在之所以有如此气候,孙老头固然功不可没,可孙博在背后起到的作用也是不能小觑的;所以眼下他忽然开口说有话要讲,林瀞瑶下意识的就提了一口气在心口,一

在心口,一眼警惕的看着孙博。

孙博洋洋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