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部分 (第1/4页)

万没料到自己所举的例子居然被诸葛亮借用了来作反戈一击,张松也是措手不及,但是这时候法正却又接过话头道:“江陵四战之地,无险可守,主公仍定治所于此,安危以何为护?更兼诸葛军师之说,未免有些言过其实了!如今关中有夏侯渊诸将,无异于昔日关中三王。而南中蛮部虽然一时臣服,但是蛮人素来桀骜不驯,如何能算是毫无后顾之忧?以成都为治所,绝无士气堕落之虞!”

诸葛亮自然是不会服气,当下又开口反驳起来。于是乎诸葛亮+庞统,卧龙凤雏组合vs张松+法正内应组合,这一下当真是火星撞地球。要论口才和配合默契程度,师出同门的卧龙凤雏,自然是要胜过张松+法正了。但是后两者也不是白给的,几乎每一次他们的理由被龙凤组合驳倒之后,就能够立即找到新的理由(或者说借口),再和他们进行辩论。包括刘备本人在内,越来越多的人为他们的舌战所吸引,以至于都忽略了议事的本身,转而在专心致志地听他们打嘴仗。

刘备一开始听的也很带劲,但是渐渐地感觉这样不行了,我毕竟还是要拿个主意的啊,当下左看右看,却发现马谡在那里神游太虚。他知道这个年轻的谋士素来见识不凡,当下开口道:“幼常,依你之见,眼下之事该当如何呢?”

“嗯?”马谡正在听他们打嘴仗听得津津有味,这一来顿时被刘备搞了个措手不及,看着刘备和正在辩论的四人全部都住口不言,八只眼睛四道眼光齐刷刷地看着自己。而其中诸葛亮和庞统二人,都是一个劲地朝自己使眼色,而张松和法正则是一脸紧张地看着自己,马谡陡然间就明白了,今天这场争执,其背后的真正的原因所在了。

第三十一章 和稀泥

刘备苦逼奋斗数十年,现在终于是咸鱼翻身**丝逆袭,数年之内就占据了两州之地。而他麾下的文武群臣,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的来源。

其一就是他的老嫡系,如孙乾、简雍、糜竺等徐州老臣子,以及关张赵等几个老牌打手,这些人都是跟随刘备几十年的老部下,从徐州一路到汝南,再到后来大家一起蜗居在新野,以及现在的西川,一路陪伴刘备走来,几乎可以说是刘备在这个世上最为贴心的人,心腹中的心腹。尽管这些人的才干并不是特别的突出,但是刘备发达了之后还是没忘了他们的好处,一个个授予高官厚禄。

其二就是荆州派系,主要就是诸葛亮、庞统、徐庶以及自己这几个谋士,加上如廖立这些荆襄士人。在认识这些人之前,刘备只能困居新野,正是这些人帮助刘备从无到有,直至现在坐镇一方,可以说是帮助刘备实现质的飞跃的人。尤其是在赤壁之战之前,在新野时期就投奔他的马谡和诸葛亮等人,都是一起经历过人生之中那些最为艰难的岁月,倚重程度自然是非同小可。

其三主要就是益州派系,如张松、法正等相助他夺取益州的人。这些人虽然没有和他一起经历过什么艰难的岁月,甚至谈不上雪中送炭,但是平白地送上这么大一块基业给刘备,使得诸葛亮隆中对得以有了实现的土壤,因此刘备对他们的倚重,也是极为明显的。

截至到目前为止,第一派的孙乾等人,都已经在荆州定居多年,几乎可以说和荆州派彼此不分了。但是现在情况突然有了很大的变化,如果刘备以成都为治所的话,那么无论是出于安抚人心,还是北伐的需要,张松他们这些益州的地头蛇,很自然地就会得到刘备极大的重用。相应的,荆州派则不免受到抑制。也正因为如此,诸葛亮等人才表示反对。对于他们而言,一旦刘备窝在成都的山沟沟里面,那么和荆州隔着千山万水,难免就有些顾及不到了。一旦老家有个什么好歹,自己一不小心就要无家可归了。

而历史上之所以没有出现这样的问题,多半是因为当时刘备刚刚夺下成都之后,还需要北攻汉中,因此以成都为治所名正言顺。但是现在情况有了很大的不同,汉中已经被夺下了,刘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很可能都要和曹操保持一个对峙的局势,因此以成都这个世外桃源为治所,确实是有些不合时宜。

从马谡的内心来说,虽然他自己是荆州人,但是对于这种派系之争,一直是不太热衷的,毕竟现在还不是分饼的时候。因此他考虑问题,基本上都是从大局来考虑的。并不是因为他有多么清高,只是因为身为一个穿越者,多少有点旁观者清的觉悟。不过既要找一个合理的借口,又不能得罪人,倒也不是一件事容易的事。好在他脑筋转得快,很快就找到了借口。

这些思绪说来话长,但是脑细胞的活动其实也就是一瞬间的事。看着刘备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