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部分 (第1/4页)

提议顺利通过,在场人士高声喊着各式各样的口号,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将心里的激动发泄出去。

作为旁观的轴心国代表们大多时间是在面面相觑,他们经过一连串事件后心里产生很多想法和感慨。没有一个国家愿意沉沦,她的国民们时刻盼望国家变得强大,可是盼望需要经过付出和努力后才能实现,有的时候哪怕是付出了和努力了都不一定会有结果。

代表们现在又多了一层理解,不管是民主国家或者是**国家,想要崛起永远无法缺少一个掌舵者,然而能够带领国家变得强大的掌舵者总是不那么好出现,他们觉得德意志是运气极好的国家,以前有俾斯麦将散乱的德意志团结起来,近期有阿道夫…希特勒将一战战败后的德意志整合起来,现在有斯达克作为掌舵者将先辈们所努力的积累巧妙的运用。

强大需要积累,世界上没有所谓的一步登天。积累的过程或许会出现有卓越贡献的人才,但是如果没有能够巧妙运用积累资源的人也是枉然,世界上有丰厚积累的国家很多,她们没有能够善加利用的掌舵者,以至于长年累月的积累被自己人无视被其他人掠夺。所以,积累是必要的,没有运用的人是悲哀的。

虽然战争还在继续,挡在面前的国家也是无法累计,坐在现场的人们却稍微看到了未来。他们强烈觉得,只要掌舵者一如既往的睿智,强盛不会是昙花一现;如果国家强大,他们得到的将会比现在要多得多,一些短视的利益争夺需要为“大方针”让步,而这也是掌舵者一再强调的事情。

过去,无视“大方针”的个人或集团被无情的消灭了,还留在“利益分享阶层”的个人或集团充分认识到什么叫铁血。他们现在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了解到帝国未来一年的发展计划后更是坚信当初的选择没有错误,元首虽然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可是他们应该得到的利益都被照顾了。在这种合理的分赃条件下,他们有什么理由不配合呢?

平衡!一个合格的领袖,他不但要带领国家走向强大,还要保持内部的利益平衡,没有这些……一切都是泡影!

第一百二十一章:平安夜

平安夜,圣善夜。

万暗中,光华射。

他就像耳聋的贝多芬一样,在内心深处听见了所有的旋律:照著圣母也照著圣婴,多少慈祥也多少天真,静享天赐安眠,静享天赐安眠……

平安夜,圣善夜。

牧羊人,在旷野。

看见天上荣光降下,众军齐唱哈利路亚。

……

平安夜,圣善夜。

神子爱,光皎洁。

这是救恩黎明光芒,救赎恩典降临四方。

……

白雪覆盖了大地,街头巷尾充满了新年的气氛,“叮叮当——叮叮当——叮玲隆叮当——”的音乐声中混杂着孩童快乐的笑声,几乎每家每户门旁都放着一个用常青树藤做成的圆圈,它上面被镶上花朵和会闪闪亮亮的装饰衬托过年的气氛。

有人说,平安夜由来来自阿尔卑斯山脉下的奥地利小村庄,那里的人们爱好音乐,曾经出过不少乡村诗人。他们大部份的人民,信仰耶稣基督。所以每到圣诞节,在这崇山峻岭的一些小镇和乡村里。许多歌唱世家的男女,像中古世纪的吟游诗人,不断的把圣诞歌的词句和乐曲,加以改进或创新。他们很多人,长于弹奏乐器,而且几个人聚在火炉边,就能当场作出新的圣诞歌,成了后来圣诞歌的宝藏。有一些歌曲,也许当时唱唱,或唱过一两年,就被新的圣诞歌所取代了。但是其中的一首,不但流传下来,而且是世界最出名的圣诞歌,它就是大家熟悉的平安夜。

实际上,不但是平安夜,其实圣诞树也是来自日耳曼民族,就像圣诞起源于异教的习俗,圣诞树也有悠远的历史,并成为很多文化中冬季的普遍现象。据称,圣诞树最早出现在古罗马12月中旬的农神节,日耳曼传教士尼古斯在公元8世纪用纵树供奉圣婴。随后,日耳曼人人把12月24日作为亚当和夏娃的节日,在家放上象征伊甸园的“乐园树”,上挂代表圣饼的小甜饼,象征赎罪;还点上蜡烛,象征基督。到16世纪,宗教改革者马丁。路德。为求得一个满天星斗的圣诞之夜,设计出在家中布置一颗装着蜡烛的圣诞树。不过,西方关于圣诞树的来历流行着另一种说法:有个善良的农民,在圣诞节那天,热情地招待了一名流浪的孩子,临别时,孩子折下一树枝cha在地上树枝立即长成大树,孩子指着这树对农民说,每年今日,树上都长满礼物,以报答你们的盛情。所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