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 (第1/4页)

若是对待庸主,他可以明哲保身,对于明主,他可以献言献策,直言明谏,这就是他为何处在乱世之中,却能在众多军阀之中游走,却始终获的信任重用的原因。

“唉,也罢,依你就是。”诸葛亮不忍斥责贾诩,而又无法说服他,最后只得照他的意思所办。

“传医师。”贾诩满意的一笑,让门外守卫的亲卫传医师之时,贾诩又道:“主公节俭,本是好事,但这偌大的府邸,没有贴身奴婢使唤,也不是个事情,如今主母又去了襄阳,就更应该找两个奴婢,不知主公意下如何?”

“文和先生,亮能够住这么大的府邸,吃喝比寻常百姓已经好了许多,要是再让奴婢侍候,实在违背亮的心意,此事务在进言。”诸葛亮现今的府院,除了厨房有两个老妈子外,也就黄月英身边有个伺候的丫鬟,除此三人外,也就没有其它人了。

如今黄月英回襄阳探望父亲,整个府邸虽然冷落不少,但诸葛亮却并不孤独,如今每天要忙的事情太多,晚上还要抽时间看书,哪里需要人伺候,更没时间享受,所以对于贾诩这条建议,他是一万个不同意。

但贾诩这条建议,却并没有半点讨好之意,因为在这个时代中,对于诸葛亮如今的身为地位来说,别说找两个奴婢,就是找三五个妻妾,都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求收藏。。。。。求收藏。。。。)

郁闷,,,新。。。。野。。新。。。昌。。。。,这两个地名也被和谐。。。搞不懂什么意思。。。这还有言论自由么?????

第四十三章 妾身邹氏

第四十三章妾身邹氏

在贾诩的监督下,医师为诸葛亮身上的伤口,重新包扎,敷药之后,贾诩这才放心而去。

忙活了一天的诸葛亮,自也是一夜好梦。清晨,诸葛亮刚睁开双目,竟然发现睡毯前的案几上,一个女子双手托着脸庞,正在打量着自己,虽然那是一双水灵的双目,但还是让诸葛亮吓了一跳。

“汝是何人?为何在此。”诸葛亮腾的跳了起来,露出他那一身古铜色的肌肤。

“妾身邹氏,应文和先生之意,来此伺候大人生活起居。”见诸葛亮喝问,女子忙俯地解释道。

“邹氏?”诸葛亮惊疑一声,问:“汝是张绣婶婶?”

“回大人,正是。”邹氏缓缓仰起头,露出一张秀美的脸庞,看其年纪也就二十四五岁,柳眉大眼,玲玲俏鼻,朱唇淡红,一身蓝色的长裙,把她修长的身形,承托得端庄而成熟。这个年纪的女子,在后世顶多是刚成年,离成熟还相差甚远,但在古代这个年纪的女子,却是十足的成熟女子了。

眼前的邹氏,无疑是诸葛亮来到这个时代中,见过最美丽的女子,尤其是她身上散发出的那股成熟女人的韵味,格外的引人遐思。

打量了邹氏一眼,诸葛亮随即收回了目光,伸手拿起衣架上的长袍,披在了身上,道:“我这里不需要人伺候,你去跟文和先生说一声,就说他的好意,亮心领了。”

诸葛亮的语气很平静,虽然这个邹氏很美丽,而且也很有股成熟女人的韵味,但诸葛亮却并不想为女色所诱惑,而且眼前的邹氏,不但是张绣的婶婶,更是当年让曹操因为她,损失大将典韦和长子曹昂的事件起因,所以对于这个美丽的女子,诸葛亮自是没有太多的猎艳之心。

“大人误会了,妾身并不是文和先生安排来此的,而是妾身得知大人需要伺候,主动来伺候大人的。”邹氏微微昂着头,一脸平静的回道。

“哦,这是为何?”诸葛亮下意识的问了一句,前些时日,他在领军攻下宛城之时,并没有见张绣的家室,也没有亲自处理,而是把这些人,都交给了贾诩,他相信贾诩会给他们安排一种平静生活的。

“因为妾身要感谢大人,为妾身报了杀父之仇,让妾身能过上平静的日子,妾身也相信,纵使妾身留在大人身旁伺候,大人也一样会给我自由,让妾身的生活的过的平静自由。”邹氏平静的脸上,露出一丝往昔回忆,把她这十年来的生活,给诸葛亮叙述了一遍。

在邹氏的叙述中,诸葛亮得知邹氏小名叫欣儿,是弘农郡人氏,其家中虽然称不上豪门贵族,但在当地也算是小有资产,邹欣儿从小能歌善舞,识文断字,在弘农也算是个小有名气的美人。

然而在他十六岁那年(汉献帝初平四年193年),张济奉命驻守弘农郡,当张济得知邹欣儿的名声时,遂派人到邹家,要求迎娶邹欣儿。

但当时邹欣儿已有婚约,邹家自是不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