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部分 (第1/4页)

旬日,诸葛亮率领兵马抵达西陵城下,为了虚张声势,诸葛亮修建了三十里连营,对外号称十万大军

扎下营寨,诸葛亮召集庞统,张飞、陈楚、刘封诸将来到大帐,道:“西陵城墙坚固,周瑜帐下有数万人马,这次再强攻,必然难以成功,吾打算暂时围而不攻,待黄汉升将军的兵马抵达之后,再做计较,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围而不攻,此策可行,如今我军对外号称十万,周瑜并不知我军虚实,必然不敢贸然突围,只要我军每日前往搦战,即可麻痹住周瑜,如此一来,待黄将军所部兵马抵达西陵,无论强攻还是硬战,周瑜都不足为惧”庞统寻思之余,欣然表示赞同

“主公放心,搦战之事,就交给末将”张飞作揖请缨道

“翼德将军出马,周瑜只怕闻其名而胆怯也,这搦战一事,还是让吾与子扬前去足矣”刘封笑着接了一句

“子义此言,却也不虚”诸葛亮开怀一笑,接着道:“庐江乃战略要地,甘宁与邓芝驻守,吾虽然放心,但孙权鲁肃皆非等闲之辈,吾看还是士元兄汝亲自走一趟,坐镇庐江,督庐江,柴桑,豫章军事如何?”

“主公有令,下官自当效犬马之劳”庞统连忙起身应道

诸葛亮点点头,沉声道:“庐江得失,关系全局,孙权必然率军反扑,士元兄切记,豫章战事未定之前,固守为上,待赵云张合于禁合力攻下豫章全境后,汝等合兵一处,扼守九江口,倘若孙权敢来,只管痛击便是”

“主公放心,统在庐江一日,必不让孙权越雷池一步”庞统虽说是文人,却也有武将豪迈之气

人啊,真是有惰性,休整了几日,再想续写时,却赫然发现脑袋似乎装满了浆糊,竟然一点思路都没有汗,还是得坚持啊

愧对大家的支持,小虾作揖道歉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四章 周郎病周逝

第二百八十四章周郎病逝

江东濡须口水军大寨。

孙权统御的江东五万援军,从曲阿出发抵达濡须港口时,庐江失陷的消息,传到了孙权手中。。

得知这个事实,孙权只得下令停止前进,驻军濡须港口,做好防守准备,以防荆州大军长驱直入,进入江东腹地,一边派出细作前往庐江,打探庐江的虚实。

旬日之后,细作回报,得知庐江只不过是甘宁率领的一支水军偏师时,孙权心中大定,正准备召集众将,发兵攻打庐江之际,一骑飞奔而来,扬声喊道:“主公,长史张紘大人病逝,留有书信呈送主公。”

“子纲病卒,使我痛失股肱也。”孙权看罢书信,脸带悲戚的长叹一声,道:“传令,上表追封子纲为广陵侯,命议郎吾粲主持葬礼,不得有误。”

“诺!”帐下亲兵接过文书,立即转身退了下去。

“子敬,子纲书信中劝诫本侯,对外改善与荆州的关系,罢兵休战,共抗曹操,对内政治吏治,消除江东士族影响,把治所迁至秣陵城,他在书函中说秣陵有王者之气。”

这会有些意兴阑珊的孙权,看了眼下首的鲁肃,把张紘信中之意道了出来。

“主公,子纲大人为江东大业,呕心沥血,所献策略,实乃中兴大计也,眼下荆州兵马,看似来势汹汹,但不过是强弩之末。吾料诸葛亮此番的战略意图。就是庐江城以及豫章郡。

“豫章郡二十余城,如今大部早就随着柴桑,落入诸葛亮手中,此番把剩下的城池,给诸葛亮对我们来说,损失并不大,唯一可惜的就是庐江的失陷,庐江扼控长江南北,地理位置重要,更是我江东南面屏障。为弥补庐江的失陷带来的后果。

“肃以为修缮加固濡须口,屯重兵把守港口,使其成为寿春,与合淝两座重镇的大后方。而主公若把治所迁移至秣陵城,濡须口又可以成为江北重镇,秣陵北门屏障。

“如今曹操年迈,锋芒已退,其数子虽然有杰出者,然比起曹操之雄才伟略,明显要欠缺甚多,倘若曹操病卒,中原必然大乱,这才是主公等待最佳时机。可若是我江东与荆州缠斗不休,不但劳民伤财,而且实力也会在此中消耗殆尽,从而让时机白白消失。”

鲁肃的一番长篇大论,所要表达的意思,其实就只有一点,那就是与荆州罢兵,休养生息,等待时机,某图中原。完成匡护天下的大愿。

孙权思虑良久,叹气道:“子敬所言甚是,然公瑾被困江夏,若就此罢兵,只怕公瑾之命休矣。”

“主公。肃不才,愿亲往江夏。说服诸葛孔明退兵,不过需要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