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 (第1/4页)

古代的酒度数都不高,在没放霜糖之前,葡萄酒约有八九度,与通过酒曲酿造的酒差不多,但放了糖的葡萄酒却能达到十二度,这就能让人马上品尝出来,这样的度数已经算是相当高的了,再加上葡萄酒本身的美味,这让尝过大可葡萄酒的人再去喝其他酒时,会觉得喝之无味。很多富贵人家已经到了非大可葡萄酒不喝的地步,这也是导致大可葡萄酒价格居不高下的原因。

其实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包装,古人虽然明白包装的意义,但却不可能有韩忠卫对包装的重视。他曾经亲自去浙江龙泉,那里的龙泉窑是现在最有名的民窑,专门炼制民间生活用具及各类文具。

龙泉窑青瓷胎骨魄,釉无纹片,釉汗透明,釉色以粉青和梅子青最为著名。而大可葡萄酒的酒瓶正是以梅子青为主,而外形则由韩忠卫自己设计,结合现代的葡萄酒瓶,再加上当地能工巧匠的改进,使得大可葡萄酒的酒瓶达到了艺术作品的地步。而且韩忠卫更是在每个酒瓶上都刻上字,某年某年某某某号,从一号到二千二百号,这样就使得每个洒瓶都是那么的独一无二。

而韩忠卫也是把前面一百瓶送进大内,而从第一百零一号至二百号就只对王公大臣出售,这样几次下来,很多人就意识到,酒瓶的编号竟然代表了个人的身份。比如宰相买到的肯定是一百零一号,就算他不买,韩忠卫也会特别嘱咐把一百零一号酒留下来,就算别人出再高价的价也不能卖。

而普通人和一般的官员就只有买从二百零一号至二千二百号的酒,这就使不少人为了争前面号码的酒瓶而宁愿多花钱。特别是那些富商和知名的酒楼,如果有三百号以内的酒,那很快就会有人慕名而来,至于到时的价格,那肯定就不是二十二贯这么简单,会仙楼曾经把一瓶编号为二百零一号的大可葡萄酒卖到过三百贯的天价,喝到这瓶酒的是一名粮商,他不在乎价格,只提一点要求,酒瓶他要带走,以后摆在家里成为身份的象征,很快这就成了惯例,在酒楼喝了大可葡萄酒的人都会把酒瓶带回去,小心翼翼的收好,以便有客人来仿时向他吹嘘自己曾经的辉煌。

当一件商品成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时,这件商品本身也就成了金钱的替代品。而大可葡萄酒也在走亲访友、疏通关系中扮演着一个高贵的角色,有了它的出现,意味着重视和重要。

而大可葡萄酒带来的唯一一个坏处就是导致了临安城葡萄价格的暴涨,从第一次钟正君去买葡萄到现在,葡萄的价格足足涨了五成,而且随着葡萄收获季节的过去,葡萄的价格就更是上扬。虽然韩忠卫已经在旺季的时候收购了足以应付半年生产的葡萄,可是源货没有控制在自己手里,总是让他有种不放心感。

所以韩忠卫决定亲自去山西,那里是中原地区最有名的葡萄产地。而出发的日子就是在今天,十月二十三日。

“公子,可以上路了。”郭伟把骡车套好,这次韩忠卫出行只带了他和郭幼娘,而钟正君负责临安的葡萄酒生意。

“忠卫,去山西让我去就行了嘛,你何必一定要出门呢,路途遥远,来回颠簸,你的身子骨得得了吗?”钟正君劝道。

“舅父,我不是说了吗,此次出门除了去谈生意之外,主要是想见识一下,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你就放心吧。”韩忠卫还没出过临安城呢,能借此出门游历,他当然不会把这个机会让给别人。

“你自己要小心点,注意安全。”钟正君还是有些担心,毕竟韩忠卫的年纪太轻了,才十三岁不到。

“我会注意的,倒是阉猪的事你要上心,很多都长成了,不要全部堆到过年时才收回来,要按时定量的收购,同时按我说的方法去推广。”韩忠卫现在唯一不放心的就是那些阉割了的猪,马上第一批就是上市。

“你昨日与我说了几个时辰,我都能背下来了。”钟正君笑道。

“那好,舅父,家里都交给你了,郭管家,出发。”韩忠卫说道。

第046章 小试身手

在通往颖州的官道上,一辆骡车前坐着一名精干的汉子,身后挂着帘子,车里的情况外面看不见,只是如果靠近的话,依稀能听到里面传来一男一女两人的对话。

“公子,你怎么不是睡觉就是看书,也不下车透透气啊。”

“幼娘,自从离开临安后,我发现你的话是越来越多。”

“这不是闷得慌吗?公子,你累不累?要不幼娘给你捶捶腿,敲敲背?”

车里的两人当然就是韩忠卫和郭幼娘,而在外面赶车是郭伟。他们从十月二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