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部分 (第1/4页)

韩侘胄也没准备赶尽杀绝,只是写了一道旨意,将黄度直接调到五百里之外,只要韩侘胄待在临安一天,黄度就永远不可能再回京城了。

而这道旨意赵扩连看都没看,虽然韩侘胄也很随意的说了了下将黄度调离之事,可赵扩连听也没听完,就直接就盖上了他的大印。赵扩这样配合,让韩侘胄很是高兴。只要他与赵扩配合默契,赵汝愚算什么?不就是右相么,只要自己一个内批,他就得乖乖走人。

韩侘胄让黄度走人之事并没有引起朝中大臣,在他们看来,韩侘胄这种做法是他们所不齿的,特别是赵汝愚,当他听得韩侘胄竟然耍这种小手段时,逾发的看他不起。

但这却让刚被赵汝愚请回来不久的焕章阁待制,南京鸿庆宫提举朱熹警觉起来,他是赵汝愚推荐来的,本身也是理学家,所以他与赵汝愚有着天然般的亲近。作为“存天理,灭人欲”理论的坚决支持者,他非常看不起韩侘胄,因此他也特意找到赵汝愚,向他要求,宁可将韩侘胄再提两级,满足他节度使的愿意,也不要再将他留在朝中,否则日后必成大患。

可韩侘胄在赵汝愚的心中那是一点分量也没有,要让赵汝愚向韩侘胄低头,他觉是那是自贬了身份。所以对朱熹的提醒,他是嗤之以鼻的。在他眼里,韩侘胄根本不是一个等量级的对手,要是将他当成一根葱,那自己的身份相应的也降低了不少。

世上历来就没有不透风的墙,朱熹的话很快就传到了韩侘胄的耳里,让韩侘胄气得浑身发抖。他恨不能马上就像处理黄度一样也将朱熹流放三百里,可赵扩因为朱熹的名头太响,难得的这次没有同意韩侘胄的做法。

而且让韩侘胄受不了的是,逃跑宰相留正居然在再次回来之后居然还是宰相,他这样的逃跑宰相都能官复原职,自己却被赵汝愚排挤,真他**的人比人气死人。

这使得韩侘胄整个下午都郁郁寡欢,上午将黄度流放数百里外给他带来的快感早就消失无形。一直到回家后,韩侘胄还是愁眉不展,朱熹和赵汝愚简直就将他直接无视,如果不给他们好看,自己以后也没脸再在朝中待下去了。

“卫儿,你可得给我出个主意,今天真是气死我了。”韩侘胄回来连官服都来不及脱下来,就将韩忠卫给拉到了书房。

“父亲是被那个朱熹气坏了吧?”韩忠卫见韩侘胄气急败坏的样子,不由笑道。

在大宋,韩忠卫谁都可以没有印象,但对朱熹他是闻名已久,在中学上课时就听过此人之大名,现在来到这里,听说他进了宫,韩忠卫特意找了个机会去看了一眼,发现朱熹也不过是一糟老头子罢了。看来历史名人也不过如此,而且韩忠卫还听说过他的一些事,有位官人去嫖了一次ji,被他知道了,差点没被他那套说教弄得自杀。可据韩忠卫所知,朱熹自己不但有小妾,而且这小妾之前还是尼姑。看来他这灭人欲是呼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此事传得如此之快,连你都知道了?”韩侘胄真没想到这样的小道消息韩忠卫也很清楚再加上他告诉自己黄度要弹劾自己的事,韩忠卫对临安的消息可够灵通的。

第200章使者

韩侘胄在朝中混得风生水起,自己却被赵汝愚一脚踢到了四川,现在要想再到京中来任职,还得倚仗韩侘胄。

因此赵彦逾只在四川打了个转后就又回了临安,只要有时间,他就会拉上韩侘胄一起共诉怨肠,“韩兄啊,原本想着新皇登基后能官运亨通,没想到……哎。”

赵彦逾摇头叹息,他现在已经不是朝中大员,只能在韩侘胄下朝的就将他堵着,拉他上最好的酒楼。

现在赵彦逾真是恨不能给自己两巴掌,要是早点答应韩忠卫的提亲,现在自己与韩侘胄也算是亲家,那自己的事就是他的事,何必为了前途而天天来堵他呢。

“新皇初登大宝,对朝政还不熟悉,日后定会重用赵兄。”

韩侘胄原本与赵彦逾有兔死狐悲之感,但现在他倒是觉得有些可怜赵彦合逾。

“韩兄,你就别安慰我了,连朱侍讲都被你赶出了京城,兄弟真是佩服之至,以后还得请你多加照应啊。”

赵彦逾自顾自的喝了杯酒,他也算是有功之臣,可付出了这许多,不但没有回报,反而让自己沦为外臣,这简直就是变相的贬职。

“这是什么话?我们以后可是亲家,互相提携仍是就有之义,对了,你何不将目前之处境与我儿忠卫说说?说不定就有意外之喜。”

韩侘胄笑道,自己这个儿子给自己带了太多的意想不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