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部分 (第1/4页)

而上官云杰的突骑队则在东门待命,等前面尸墙后的战兵开始交战后,他们便绕到敌军后面进行背后突袭。

李应元所看到的那些城墙守卫部队,则早在天亮之前,原有的守城战兵就被李啸换下,代替为那500名穿了鸳鸯战袄的辅兵驻守。

李啸一向严格的练兵,在今天取得了效果。他们严整有序在尸墙后面下中蹲伏待命,没有发出任何声响。所以,全部心思集中在后面高龙堡上的叛军进攻部队,根本没有想到这尸墙后面,竟然还有敌军躲藏。

从尸墙两侧涌出的李啸部队,迅速地摆好惯用的枪盾战阵。

盾兵在前,枪后随后,横行队护住两翼,两边冲出的李啸军,都是一样的作战模式,他们大步直冲向叛军火炮部队,随后阵形展开,大肆砍杀正欲转身而逃的叛军火炮手。

这是李啸的战前安排,那就是,务必全力消灭操作火炮的叛军火炮手,这样一来,即使不能缴获敌军火炮,敌人的火炮也会因为没有操作手,而变成一堆废铁!

连绵的哀嚎惨叫迅速传来,最前面的叛军火炮手被一根根凌厉刺来的4米长枪迅速扎穿胸部、颈部、或脑袋!而两边的横行队更是大砍大杀,手中的虎枪与虎刀砍杀这些仅穿着普通鸳鸯战袄的叛军火炮兵,简直有如砍瓜切菜!

此时,紧跟在火炮手后面的叛军火铳兵,立刻转身后逃,很多人边逃边开始慌张地点火绳,装弹药。只是在这慌张逃命的奔跑中,在这大风呼啸的冷冽天气里,要点燃火绳装好弹药,基本没有可能。

在那些叛军火炮手迅速地被砍杀掉后,后面的1500多名叛军步兵吼叫着向前冲去。

双方交战军力对比:李啸军盾兵200人,枪兵490人,横行队97人,总共787人,而对面的叛军步兵则有1500多名,足足是李啸军的两倍!

只是,战场形势,从来不是简单的两军兵力对比!

相比人数众多却阵形散乱的叛军步兵,李啸军的战阵更显精悍,更富整体性。

在叛军步兵冲上来厮杀之际,李啸军中,两队盾兵已并站成一条200人宽度的直线,大盾砰地砸落于地后,后面的四队枪兵已按战阵要求,甲队与乙队亦已站成200人的一排,丙队与丁队则分站枪盾战阵的两边保护侧翼,以防叛军步兵攻击。只留下枪兵戊队的97人在甲队与乙队后面作为预备队,等待前面枪兵战死或受伤后立刻补充进去。

而横行队则是左边3甲共60人,右边2甲共37人分列于枪兵丙队与枪兵丁队之后,等着枪兵与冲下来的叛军步兵交战时,绕行至叛军步后进行砍杀。

与时同时,从高龙堡东门奔出的突骑队,正加快速度纵马奔驰,目标便是绕至叛军步兵之后进行背后攻击。

仿佛只在瞬间,两军士兵立刻绞杀在一起。

呐喊冲来的叛军步兵,冲在最前面的步兵立刻被凶狠刺出的4米长枪刺倒了一排,后面的叛军毕竟都是久战精锐,稍一迟滞,立刻急急吼叫上前,拔开长枪冲击盾牌,利用人数优势与李啸军枪盾兵展开了贴身肉搏。

这些久经战阵的精锐叛军进攻同样猛烈,很快,陆续有李啸军的枪盾兵战死或受伤退阵。

叛军士兵人数众多,迅速地分开绕过枪盾战阵,试图从两翼对李啸军进行包围。

此时,分别在左右两侧的李啸军的横行队,大吼着与左右包围过来的叛军步兵厮杀在一起。

双方一时陷入胶着。

叛军统帅李九成脸色阴沉如铁,怒喝下令:“全体步兵一同向前冲击,将李啸全军包围格杀!”

李九成没有下令骑兵冲击,因为他知道,反正仅凭总共4000多名的步兵兵力优势,便足以击败远处的李啸全军。而且他看到,李啸军中枪兵甚多,现在叛军中剩下的300多名骑兵都极其宝贵,与这些拥有4米长枪的枪兵交手,占不到什么便宜,还在先不动用的好。

阵中的2500名叛军步兵,呐喊着向2里外的李啸猛冲而去。

用千里镜看到这一切的李啸,脸色刹时紧绷。

留给李啸军的时间不多了。

如果不能在这些步兵赶过来之前击溃交战的叛军,那些,李啸军将有全军覆灭的危险!

溅得一身是血的枪兵甲队副队长蒋行,连续刺死了3名叛军,在他正准备向第4名叛军咽喉刺出夺命一枪时,一枝凶猛的叛军长枪猛刺过来,一把捅穿了蒋行胸口。

蒋行口中鲜血狂喷,他大声怒吼着用尽最后的力气将手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