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部分 (第1/4页)

牵�褂姓�10091名劳人要如何安排呢?”

李啸目光闪烁地说道:“接下来,是我们将要在蒙山规划成立的项目,我打算筹建蒙山工业区,利用当地资源,把一些不属机密的工厂就地开设,这就是我作的人力安排。”

1、蒙山煤矿厂:用工2000人。

2、蒙山瓷器厂:用工800人。

3、蒙山铜矿厂:用工1000人。

4、蒙山金矿:用工300人。

5、蒙山河砂厂:因为长时间在河中挖砂十分损害工人健康。暂不招工,先让蒙山的522名削去耳朵的俘虏做这样的苦役。

李啸笑道:“刘扬壮你算算。现在又要用掉多少劳力?”

刘扬壮立刻笑着回道:“这个好算,又用了4100名劳力。那么只剩下5991名劳力需要安排了。”

李啸接着说道:“接下来,为了方便蒙山与雄唐所本部的联系,我还要设立运输队,大概又要100人。”

未等刘扬壮说话,李啸又说道:“现在只剩5891名劳力。我打算把他们全部当成建筑劳工,分配步骤如下:

1、拔1000人,与原先的400多名修军队设施的工人一起,尽快把军屯区的各类军用设施修建好。

2、拔1000人,紧急扩建现在的4所初级学校。以每所学校可以方便接纳至少800名学子为标准。

3、其余之2791名建筑劳工,兴建从西壮区到东升区的雄唐大道。最终将明光大道与雄唐大道联在一起,成为我雄唐所的交通主干线,让我雄唐所的产品,可以从蒙山一直快速运到东升区港口。

4、待上述工作皆完成后,集中人力兴建东升区两座港口,一座民用,一座军用。

5、港口建完,大力修理各区的居民小区经济适用房,以代替现有的居民草棚,全部设为三室一厅两层楼模式。为尽可能集利用土地,保证规划完美,方便日后其他项目开展,居民小区集中兴建,居民个人不得随意单独建房。所建房屋只能用比造价略高的价格卖于居民,不可与民争利,不可用房地产绑架人民。”

刘扬壮大笑道:“这下人力全部安排完了。李大人果然心思细密,思虑周到啊。只是,若全部建筑项目皆完工了的话,这些建筑劳工又该如何安排呢?”

李啸站起来,目光深沉地望向窗外,缓缓而道:“本官一直认为,人口才是一个国家最大的财富。唯有人民,才是财富的真正创造者。吸取百姓膏血榨取民脂民膏后,却又痛恨人民,嫌百姓无用累赘,视人民为沉重负担的官府,最终会被人民无情地抛弃。”

随后李啸转身说道:“不必等到项目完成,本官就还有众多项目要开展。象盐场、枪械厂、火炮厂、弹药厂、造船厂等工厂都要陆续兴建,都要相当数量的劳力。当然,这都要等到试验成功之后方可开展。到时这些人,都是可以安排下去的。”

刘扬壮想了想说道:“大人的规划确是极好,只是这样一来,投资建厂与工人工资,这银子可就花花地出去了。”

李啸心下粗算了下,现在投资建厂、开垦荒地、各类投资加起来,算10万两银子吧,全体公职人员、工人与民伕的工资加起来每月差不多25000两,一年就是30万银子。而军队差不多一年也要3万两银子月饷开销。

这样一来,不包括伙食吃饭费用,李啸的雄唐所这一年的花费就要达到43万两银子的纯支出。

若再加上以3万人计算的伙食开销,以一人一年吃6石的米粮,每石米粮算4。5两价格计算,再加上采购鱼肉的银钱数,则需要近百万两。

这样相加的结果,整个雄唐所的纯粹开销达到了每年近150万两。

一个多么巨大的数额啊,难怪刘扬壮的表情如此忧虑。

李啸笑道:“这花出去的银子,可都是为以后赚更多银子作准备,有出才有进嘛,目光放长远些。”

李啸说这些话,是有底气的。

因为他的进项,将远比出项来得多。

而李啸的进项有哪些呢?

李啸心中也进行了简单的一项计算。

首先,生丝一项,若按10000亩产一千担生丝来算,卖给洋商每年可赚18万两。而有条件直接出口的话,则为最少40万两。

这还是今年的所得,而如果明年兴建了绸缎坊的话,按一千担生丝产660担丝绸,约可可产出丝绸52800匹。卖国内可有792000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