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部分 (第1/4页)

岚才旁�雀涸鹈鞴獯蟮佬藿ǖ牧跻幌杂氤U��绦�涸鸶劭诘男藿üぷ鳌!�

李啸安排完毕,刘扬壮与赵杰退下,独坐议事厅的李啸,心下忽想起一事。

李啸将安全司副司长苟言叫过来,低声问道;“现在安全司的工作,进行得还顺利吗?”

苟言忙说道:“现在安全司的人员已有38人,已安插在雄唐卫各处,可以有效监听市井街坊流言与动静,如敌方有细作渗入,也可提前作出判断,然后立刻通知民政司抓人。”

李啸点头说道:“苟言你做得不错,但安全的人员还要进一化扩大,以慢慢安排到外地去,人员优先从受伤的退役军兵中选择。这些人,你要加紧选拔培养。现在,本官要你紧急去做一件事。”

“小人谨记大人之言,却不知大人要在下赶紧去做何事?”

李啸眉头深皱;缓缓而道:“我在担忧辽东局势。现在孔有德与耿仲明投了鞑子,鞑子实力大增,我估计,那孔有德定会向皇太极建言,攻取我大明在辽南最后的据点旅顺等地。现在只是不知道他们会何时动手。”

“莫非大人要小的派人去金州探查?”

“正是此意,我要你派数名得力部下,潜入金州各地,如果发现鞑子有前来进攻旅顺的动向,立刻向我雄唐卫飞鸽报信。”

苟言眨了眨眼,他并不知道为什么李啸突然对辽东局势为何如此关心,只是这位兼任安全司司长的雄唐卫最高指挥官李啸既然发了话,那么,他只要忠实地去执行任务便好了。

“在下保证完成任务。”

“嗯,此事速去办理,下去吧。”李啸叮嘱道。

来自后世的李啸知道,在原有历史中,本来在今年的七月之中,皇太极会派镶红旗固山额真岳讬和正蓝旗主德格类共率1万后金军精锐,汇同孔有德、耿仲明的2万多人投降部队,从陆海两路合力进攻旅顺口。

这场战斗的结果是,总兵黄龙率全部守军奋勇击敌,经过一番血火恶战,终因“火药矢石俱尽”,后继无援,城墙炸裂,致遭败绩。最终,黄龙与其子黄策,及李惟鸾,项作临、樊化龙、张大禄、尚可义等下属部将,均在血战中阵亡。城破之日,旅顺来不及逃走的残余男女老幼5302人都成为后金大军的俘虏。

现在李啸已将黄策从金州带出,任命为了自已的护骑队长,算是给东江总兵黄龙留了条血脉。只是即便如此,李啸依然一直在关注辽东局势,尤其是在孔有德耿仲明最终投了后金之后,李啸对一片糜烂的辽东,更是关切不已。

只是辽东现在的历史已被自已扰乱,孔有德等人未按历史中的时间,在7月份进攻明军在辽南的最后据点旅顺,到现在为止,一直保持了平静。

但李啸心下知道,孔有德等人绝不会轻易放过这个可以邀功的机会,这段时间内,他们一定在皇太极安置的辽阳之地舔舐伤口,养精蓄锐。毕竟在山东之际,李啸对他们打击得太狠,故他们恢复实力所需的时间,也当然要比历史上的长得多。

只是到了现在,李啸心下估计,孔有德这条养不熟的恶狼,应该休整恢复得差不多了,一定会在不远的将来,对孤悬辽南的明军,露出狰狞的獠牙。

李啸放心不下那个东江总兵黄龙。

这个将长子托付给自已,又赠给李啸一艘一号福船以及大批粮草马匹的黄龙,李啸心中,已视其为知已好友,实在不希望他要象历史中那样与城同殉。

李啸想尽力去救他,把黄龙与下属兵将救到雄唐卫来,以图将来重新振作。而不是象历史注定的那样,悲惨地覆军城破而亡,徒为后人兴叹。

李啸最早的想法是,帮黄龙守住旅顺。

但在李啸仔细地评估了自已的实力后,他放弃了这个想法。

因为现在孔有德投后金后,带了大量诸如红夷大炮之类先进火器,更有大批熟练操作手和工匠,估计到了现在,又新铸了不少红夷大炮,火力上有绝对优势。在历史上,孔有德等人,就是从城外的高山上用红夷大炮齐射轰击,将旅顺城墙轰塌,旅顺才最终失守。现在李啸不过才16门红夷大炮,其他的火炮威力与射程都太小,根本不足以与孔有德的大批红夷大炮抗衡。在武器处于明显劣势的情况下,想守住旅顺,根本是不可能办到的。

李啸思来想去,最终认定,唯一的办法,还是要尽量做通黄龙的思想工作,尽力掩护旅顺全城军民百姓撤退,方是最稳妥之计。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李啸心中,暗暗对自已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