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部分 (第1/4页)

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本领,不过是前一世经历的多了,知道的多了,所以明白大多数时间大多数事件的大多数走向而已!

世人常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正是因为老人经历的多了,看得多了,遇事之时,心中有了静气,才能给家人定心安神。

若是苏三对事情发展不能掌控时,他的心里也是要慌的。就比如说,张重要祸害娜仁和赵倩时,他就很怒,很慌;一度失去了思考的能力与平时的从容。

从这个方面上来说,苏三并不认为自己有多么了不起!他其实就是俗人一个。他只是相信,再困难的事情,只要重复去做,总是会很从容,很有信心的!因此,他没有了大多数人的困惑。即便是感情的事情,也很难影响到他的沉静,所以他仍然可以睡得很安稳。照例可以一大早起来,打拳,练念力!用饱满的精神,来迎接新的一天。

而新的一天,又是一个特别的一天。今天,会有更多的人睡不着觉,因为这一天,是三年一届科举放榜的日子!

第228章,文人的盛典2

三月十五日,金陵城!

正是春暖花开,暖风微曛,万物复苏的时节!

文风鼎盛的封朝,终于又迎来了一个文人的盛典!就在今天有三个人将从皇城的中门跨马行出!这种的待遇,在整个封朝境内,只有两个人得到过。WwW、QunabEN、coM一个人是皇帝;一个人是皇后在嫁给皇帝的那一天得到过。

状元,榜眼,探花三位当世俊杰,将要穿红结彩,扬鞭跨马穿过皇城中门进行夸街,那一刻是何等的荣耀!能从帝国的中心跨马而出,这简直是所有文人,一辈子的梦想。

而今天放榜,便要决断出是谁要代表天下的文人,来实现这个梦想。

这个决断权在皇上,皇上将从十份考卷中点出头榜的三甲!而敲定这十份考卷的,却是被所有举子立为偕模的苏三。

早在去年!当苏三一首‘鹊桥仙’传遍两府之时(武陵府、金陵府),世人便初识了这位惊艳绝伦的大才子!尽管那时,众人对苏三的认识,还掺杂着许多非议,但随后的事实,却让这些非议烟消云散。

当一首接着一首的震世之作呈现在所有人的面前时,便是积年的诗词大家,也要捂着心口叹服一声!文坛新锐这样的词语,虽与苏三的年纪相合,但恐怕也不好拿来形容可以算做是诗词大家的苏三。

苏三在听雨楼内一人独挡金陵才俊的事情,已经被一众学子们传遍!随着时间的推移,苏三的名声只会是越传越远。虽然当世的才子们,没见过苏三本人的尽多,但是没有听过苏三名声的却没有几个!

何况,苏三还是本次恩科的主考!就算苏三名声不显,单单就是一个主考官的身份,也要让所有应试的举子们认真研究!再说苏三成为主考的过程,那么富有戏剧性,自然早成了一众举子们最津津乐道的话题!

事实上,在看待苏三成为主考这件事情上,少数举子们走上了两个极端!

这些人,一部份是强烈的反对!一部份则是热烈的赞成!反对的理由很充分,赞成的道理也很在理!无非是各说各画罢了。

反对的人大多是金陵人,他们无非是拿苏三的年龄资历和出身做文章;赞成的人多数是武陵人,他们则拿苏三的才学,和皇上的大胆任用做文章。其实大家都是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心里都有自己的算盘,出现这样冰火两重天的情形,自然无可厚非。

不管是赞成还是反对,那都只是一小部份人而已。大部份的人还是比较中庸的!他们的态度介于可与不可之间。

对他们来说,谁是主考并不重要。反正科考最后还是要靠自己。是苏三也好,是别人也罢!没有什么很大的波动。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苏三成了主考,反而给他们平添了许多谈资!以苏三这样的年纪,便名重一时!既当上了文武两科主考,又平息了金陵的骚乱,随后竟然做了朝廷的二品大员。这也算是千古奇谈了,自然是所有人津津乐道的。

从他们年轻人,极单纯的思维出发去想,这样的传奇经历,还是很能满足他们猎奇心理的!

赞成与反对且不去说,只要一提起苏三这样的发迹史,议论一番总是难免的!按他们的眼界看去,苏三完全不靠裙带关系,也没有什么家族势力支撑,便能有这样的境遇,当真是殊为难得。

这样的事情,就算是落在他们任何一个人的头上,只怕都不会是这样的结果。因此议论之后,大家除了羡慕,钦服之心也是有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